卜加大棒。蒙豹狠狠的挥起了大棒,就该撒点胡萝卜了。蒙恬眼看差不多了,伸手制止了蒙豹恐吓。 “赵迁,你可知道,赵国为何被灭?” 蒙恬非常气,招呼赵迁在案桌的对面坐下。 桌上摆放着蒙恬的佩刀,赵迁低垂着脑袋,没有勇气扫向刀剑的方向。他害怕这是一个陷阱。 “赵国为何被灭?” 赵迁正在忐忑之中,突然听到了蒙恬的奇怪问题。 “秦国太强大了。” 赵迁的脸抽了抽,挤出一副谄媚的笑容来。这几日在牢里,他无意间听见狱卒说起过,蒙恬用兵,不按常理出牌。他这个赵国亡国之君的身份,在蒙恬心中的价值,赵迁心里没了底。 “不怪我军不善战,只愿敌人太强大。你这个理由,真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适用。” 蒙恬笑了,蒙恬身后的亲兵,也笑了。 这股笑容里,既有对赵迁的轻蔑,又有身为秦国人的自豪。 赵迁说得没错,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等到秦惠文王吞灭巴蜀之后,秦国就渐渐成了超级大国般的存在。 想想曾经被魏国打得没有脾气,到山东国家,处处遭人白眼,被骂作夷翟之人。秦国强大起来之后,秦国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身为秦国人的尊严。 已经灭掉的赵国,兵马曾经蹂躏过秦国的土地,现在不是亡了国吗? “你再想想?” 赵迁的德性,蒙恬算是看出来了。希望的曙光尚在的时候,赵迁可以逼自己吃点苦头。可希望一旦破灭,赵迁的心志,就很容易垮掉。 “寡人,不,我不该遗忘廉颇老将军,也不该猜忌李牧将军。” 赵迁抬起头来,惴惴不安,见蒙恬似乎没有消遣他的意思,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皱着眉头,仔细思考自己作为赵国国君的失误。 “廉颇将军虽然老了,可坐镇都城,仍然绰绰有余。” 说到这里,赵恰心里真的有些后悔。廉颇善守,有廉颇在邯郸城内,哪会让年轻的蒙恬,浑水摸鱼,攻陷了邯郸。当年派到魏国的使者,回来说廉颇一顿饭要上三次茅厕,赵迁就断绝了召回廉颇的心思。 赵迁这时候忘了,廉颇当年率军攻打乐乘的时候,朝堂之上,可是人人欲杀之而后快。 “李牧将军出身代地,心里属意公子嘉,可是以李牧的秉性,想来会先国家后私人,我不该制造那么多掣肘。” 赵迁再次低垂下了脑袋,想到李牧在前线的时候,他不断谕令催战,时常在后勤补给上,给李牧制造些麻烦。 现在想想,当年的行为,真是蠢不可及。 “看来你还不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当有中人之姿,可惜没有得到国君应有的教育。” 蒙恬先是夸了赵迁的反思,俄而口气一变,正色说道:“不过,就算你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君,碰上了当今秦王,也只能悲叹,生不逢时。” 秦国对国君的教育,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