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让孙佳等着你。”
路圆满这才出了门,在路口正好碰见租家里门脸房开二手电器铺的张亮,骑着个三轮车,车上放了台褪成黄色的
洗衣机,还有一台二十来英寸的电视机,三轮车上钉了张写了“高价回收二手家电”的纸牌子。
张亮:“小房东,出门去啊?”
路圆满对他笑了下,说:“是啊,去趟西关村,又去楼房里收家电了?收获不小啊。对了,4号楼那边新来了对小夫妻,说要买台电视,我就把你们店的地址给了他们,他们买了吗?”
张亮用肩膀上挂着的毛巾擦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买了,昨天下午我给送过去的,麻烦你了小房东,老给我介绍生意。”
路圆满摆摆手:“客气了。”
张亮算是路家河村外来人口中经济条件中上的。
路家河的外来人口之间贫富差距也很大,高中低档收入的都有。
高收入者很少,却也不是没有,比如村边开废品收购站的那位高老板,每天骑着三轮车去西关村各个电脑城、公司转悠,收购纸箱子、废纸什么的,虽然辛苦,但着实赚钱,听说早就在老家县城买了房。
又比如租住在路家1楼豪华套间的其中一位,是干装修的,手底下有十来个兄弟,他的装修公司也是办了营业执照的,办公室也设在村里头,租金比写字楼要便宜得多,也好招工。
次一等的就是张亮这种,在村里头做些赚钱小生意。二手家电在城中村里一直都有市场,张亮低价收,修理一下高价卖,生意源源不断。
再一等就是在写字楼里上班的这些人,通常都是刚毕业没多久,工资、职位都不算太高,舍不得去住楼房,就租在这里,当然也不乏高收入,单纯想攒钱的,不过相对比例就低一些。
最后一等就是陈大娘这种,家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有拖累,导致生活水平一直都提高不上去,在这个城市里艰难又努力地生存着。
形形色色的外来人口在路家河村生活着,组成了一个几乎可以自我循环的小社会。
-------
和孙佳坐公交车还是到西关村西站下车,直接进了西关村电脑城,一楼有很多卖手机的摊位,孙佳上去面试,路圆满就在一楼逛。
今天人不算多,都分散在每个摊位前,三三两两的。路圆满绕过左侧靠门的自动取款机,从第一个摊位看起。
不逛
不知道,一逛才看见市面上又出了新的国产手机品牌,造型又小巧又漂亮,颜色亮丽,粉的、红的,亮蓝的,有的机型连天线都隐藏起来了,可以直接放进口袋里,除了直板机型还出了翻盖的,终于不再是又沉又蠢笨的了。
路圆满就起了买手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