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三阿哥也一边暗自得意,叫老四得了天大的好处还将自己整成一副死板的模样,如果不是有个身处高位且得宠的生母,也不至于一开始就被皇阿玛安排到户部里,他都只能在礼部不断刷名声,讨好一些文人官员,走迂回的路子,实际上还比不过皇阿玛的随心所欲,眼看着晋封老四生母为皇贵妃,又将目光放在永和宫的几个阿哥身上,他怎会甘心。
“户部银两是爷掏空的?三哥这话未免太笃定了,这人的吃喝享乐无一不需要银两,满京师之人皆是如此,但爷一个人的能耐还不至于如此,若三哥真有一夜之间将银两耗空的本事,尽管告知四弟,四弟迫不及待看见三哥厉害的一面。”
说完反驳的话,胤禛没执念继续对上三阿哥,关乎民生百姓之事,容不得他们在紧要关头争吵,他低头继续道:“皇阿玛,依儿臣来看,只得是想法子将户部的银两收归了,国库空虚总归是影响大清国形象的,且在遇到此等大事时无力应付就不好了,这也是为了以防外一。”
胤禛咬了咬牙,几乎是顶着各方官员的眼神说出这话,实际上国库空虚有很大部分是因为国事所致,也有部分皇阿玛纵容的缘故,前些年战事频繁,准备战事所用的衣食住行无疑都是烧银子的事,无一例外,且前些年的兴修水利,每每都是耗费银两之事。
最最重要的是,皇阿玛这些年心软了很多,对一些老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户部的官员都能当着他面将一些银两贪污了,他怎能相信皇阿玛是什么都不知道,先前他姑且还能忍一忍,但事关百姓,处理这些事刻不容缓!治理国家本是一件不易之人,留下这些蛀虫就是对大清的祸害。
康熙眸子微眯,“老四说得好,诸位爱卿,可有哪个敢上前一步将这事揽下来,将这事给朕和百姓一个交代,这天下少不得敢承担兴百姓事的臣子,可否让朕看看有朝廷之上有没有能担得大事之人。”
这话已经是明示了,一旦能将这事解决的人,会成为皇上眼中的大功臣,甚至差一步就是走上了青云路的地步。
但……终究是无一人应答。
谁都知道这事很是棘手,国库空虚,将银两收归,这不成问题,可是银两从何处来,这么大的数额从何处来,还不是要从官员和富商手中得到。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千辛万苦将国库银两收归,那这人先前得罪了那么多官员,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动动手指将那人给弹倒,这满京师官员的凝聚力便表现在这里了,达成这事的人,不被千刀万剐也会被人戳脊梁骨了。
阿哥们想的则是更多了,得罪了那么多官员,自己今后在官员们口中的名声还能好到哪里去,明面上有皇阿玛的支持?不,那才是最大的陷阱,事儿达不成,还会得了皇阿玛的失望,就像猪八戒照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