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老和尚的问题还挺多,若是放在学校里,那也是善学上进的那一类。
徐默想了想,开始讲《楞严经》。
“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你明白了人生的道理,面对不如意之境况时就不会恐慌无助,更加不会怨天尤人。”
这部经书的核心便是:心由我主、命由我立!
讲完之后,老和尚双目瞪圆,浑身颤抖。
其他咒怨和尚虽然也有反应,但不如这个老和尚如此强烈。
实际上,在讲经的整个过程里,已有不少咒怨和尚消失。
正如它们来时那般神秘诡谲,消失的时候,也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前一秒还在,下一秒就不见了。
也对,本来就是怨念组成的诡异,消了怨念,自然就应该不存在。
最后的最后,只剩下这个老和尚。
老和尚明显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怨念消了,却没有消失,而且还能一起讨论佛经,探讨佛理。
非常古怪。
说实话,徐默也不知道这个老和尚是谁,但对方既然想听佛经,那就讲。
所以,徐默从《心经》,讲到《金刚经》,最后讲《楞严经》。
老和尚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时候,徐默都招架不住。
说的简单一点,对方的悟性太强,佛性太高,是天生适合修佛的。若是放在一些好的世道里,必成一代高僧。
可惜,对方命不好,不知是遇到了什么乱世,不光死了,而且还是惨死,成了咒怨诡物。
但佛性这种东西,是可以被唤醒的。
金子,即便是被淤泥掩盖,挖出来,洗干净,它还是金子。
本质不会变的。
老和尚就是如此。
一番探讨,老和尚突然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尊者,我悟了!”
说完,身上有光。
似乎,身躯开始瓦解。
至于对方悟了什么,徐默其实并不知道,但此刻,他是微微一笑,点头:“悟了就好,悟了就好。”
“尊者,可否最后赠言,我闻尊者之音,无论归去何方,都将谨记传扬。”
老和尚的意思是说,我要走了,你最后再给我整两句,我想听,不光我听,以后还可以传播出去。
徐默心说我都被你这老小子给掏空了,还赠什么言。
可不能这么说啊。
只能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最后憋出这么一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去吧,去吧!”
那意思是,没了,真没了,赶紧走吧你!
老和尚听完,大悦,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