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
听见手机消息的提示声,她都因为双手不得空,没办法看消息,所以何素兰走得更快了。
到单元楼下的时候,还碰见隔壁一家三口下楼,小男孩怀里抱着一颗篮球。
何素兰主动打招呼,“去打篮球啊?”
男孩子的妈妈姓吴,何母经常叫她小吴。
“答应他周末带他去篮球馆的,你这鲈鱼真新鲜,哪里买的?”
小吴也热情回话。虽然对穆清清两口子的印象不怎么好了,但是对何母她们是没有意见的。
“就李记海鲜那,”何素兰笑道。
小男孩有些着急地看向一直没插话的爸爸,“再晚一点就没位置了。”
“去篮球馆之前,我们还答应带他去吃肯得动鸡,那你忙,我们就先走了。”
男孩的爸爸摸着他的脑袋解释。
何素兰没有继续和他们客气寒暄,而是快速上了楼。
何母已经把饭煮上了,见她回来立马指了指楼上低声道:“你是不知道,楼上又干架了!我备课正入神呢,忽然听见楼上桌椅动得厉害,接着就是他们摔打东西的声音。”
说来也是多年老邻居,要不是在这里住习惯了,她也想搬到别的地方去。
因为楼上那对中年夫妇,几乎每周都会打一架。
打得厉害的时候,两个人都会被邻居送到医院去。
好了以后又继续打,
说他们感情不好吧,但出门时二人都很在乎对方,说不好吧,其实打架每次都是互殴,而且水平都相差无几。
“这次有人上去看情况吗?”
何素兰先把药材放进自己的房间,然后才把餐桌上放着的菜提进厨房,她认真清洗着鲈鱼,何母在一旁把鸡蛋放进冰箱的凹槽里。
“我没上去,但是小吴夫妻上去了,他们刚搬家不久,对你柳阿姨他们打架这事儿还新鲜着呢,听他们说这回只是摔打东西,没有伤到对方。”
刚开始他们也劝,小区里好些人也很关心柳阿姨夫妇,结果每次人家都不用他们多费口舌,拿拳头说话就对了。
顶多在受伤严重的时候,在小区群里吼一声,就有热心的邻居开车送他们去医院了。
这么多年来,柳阿姨两口进医院的次数和各种消费都能开高级vip了。
“早十几年前我还能忍受,现在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有时候真的烦,”何母挑了四个鸡蛋打在一起不停地搅拌,准备做番茄炒蛋,“但是真让我搬家,这里有很多熟悉的邻居,我真舍不得。”
虽然城里大多数都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但这个小区之前是他们单位分房区,所以很多都是熟悉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