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我的梦幻年代> 第三百八十三章 后浪们(下)

第三百八十三章 后浪们(下)(2 / 4)

沈梦溪接受《南方周末》的专访…

采访他的是孟晓静。

“观众会不会厌倦这个类型?”

“不会,青春片在好莱坞一直很流行,几代观众都看不厌…”

“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爱情片、警匪片、悬疑片还有大片!”

“大片?你不是很讨厌大片吗?”

“我讨厌的是作坊式的大片,而不是工业化的类型片!”

“工业化?”

“电影制作一定要工业化,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制作完成一部电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

就像是造车盖楼,如果做不到工业化的生产,那么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灾难性的毁灭。

为什么拿造车盖楼举例,一是因为它们都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二是它们都必需要依托工业化的生产线。

有人说电影是艺术,这没错,但艺术和工业化生产并不冲突。

世界上任何著名的建筑物都是严格施工的结果,你能说它们就不是艺术品吗?

一个流程化,标准化,自动化的制作流程,能保证主创的所有创作意图被正确且高效的执行出来。

好莱坞最大的优势就是形成一个高度系统化的电影制作流水线。

各个部分的制作都有专业的人员班底来完成,效率高,品质有保证,也方便统一管理。

如果不坚持工业化,那么中国电影将长期处于摸石头过河的状态,基本上很难产出优秀的商业类型片。

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一直以来都依靠几位天才导演灵光一闪拍出的艺术片,但这种模式是很不健康的,对产业的进步也毫无益处。”

“所以,你才说了要做大片?”

“对,特效大片,《与神同行》如果成功,我们会接着做《鬼吹灯》还有一直想做的科幻电影…”

想了想,沈梦溪补充一句:“其实《画皮》也算是我们在工业化方面的探索,我们将工业生产的思路,运用到电影生产当中,实现生产标准化、作品类型化、管理现代化和创新规模化几大标准,并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来把握制片成本、控制制片风险,借由模式化的生产方式持续输出符合观众预期的影片。”

“《画皮2》也是吗?”

“差不多,其实《画皮2》很适合改成3D…”

“3D?”

“就是后期转制,但我看了一下,后期转制的效果有点差劲,我们也会投放一批3D版本,只供应少部分的院线…”

为什么效果不好,还要转制3D?

为了霸占更多的排片呗,还能因为啥…

孟晓静点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