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红:“李大伯,啥事儿啊?”
李大伯:“有你一个包裹,放在门岗了,你去取一下啊。”
王一红:“包裹?好,我这就去。”
她把饭盒和饭票给了工友,说:“你帮我打个醋溜白菜,要俩馒头。”
“你这吃的也真素。”
王一红:“嗐,打肉菜不合适,整天抖勺儿。”
“就你会算计。”
王一红笑了笑,自己一个人去了门岗,他们这在厂子上班就是比村里强,这要是来了邮包,村里可都得自己取,但是他们厂子里倒是都能送过来。
王一红看着这大邮包,直接抱回了食堂,几个工友摆手,她把邮包放在地上,先吃饭。
“一红,谁给你寄的这么大的邮包啊?”
王一红:“我小弟。”
“他啊,你弟弟倒是出息了。”
王一红的弟弟谁不知道?
早年就是十里八乡的名人,当初王一城丧偶,王一红还想再单位给弟弟介绍一个呢,当时可没人乐意。结果后来呢?这小子就靠着吃软饭出名了,再后来……恢复高考了,人家发达了。
这再后悔都没有后悔药啊。
后来他们厂子里多少个人巴结王一红想要嫁过去做续弦,可是王一红一次都没有接过话儿,不少人都挺生气,可是谁在乎啊!
人家去了首都,读了名校,成了作家,人家在首都安家了。
真是羡慕死人。
“你弟弟对你可真不错,我弟弟就会占我们家便宜,可是一点也别想吃亏。”
“我那兄弟也是,养老就有我,老爷子老太太的存款就别想有我一分,这个时候倒是说起我是闺女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家产归儿子,养老有女儿这事儿,可真是顶顶不少的。
也有人问:“一红,你家老太太呢?她还没回来吧?这是不跟着大儿子,要跟着小儿子过了?”
王一红:“也没,其实我家除了我小弟,其他人都没分家呢。我妈的意思是,所有孙子孙女儿都毕业了,她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到时候就分家。老太太是打算自己过,不过年纪大了,肯定也要我大哥二哥他们多帮衬一些了。至于我小弟?我小弟倒是挺乐意让我妈去首都住的,不过老太太觉得住不惯,她说那边没啥熟人,不像是村里,大家都认识,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有意思。”
“那倒是,老太太喜欢热闹。”
“年纪大了就这样,不过你家倒好,没有因为养老闹起来,我家闹了好多次了。我男人家这边,为了养老互相跟个斗鸡似的,反正我不管,他们对我不好,我肯定是不养。他们在我生女儿坐月子的时候可劲儿磋磨我,现在想让我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