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崔朝还寄回来几朵‘棉花’,并买了当地人用‘白叠子’织的各种布,剪成小节下来一并随信寄回。
棉布是很粗疏的棉布,与后世匀净的棉织品没法比。
姜沃先放在一边,只捏着久违的棉花团,有些感慨:这东西她很熟悉,常年需要挂吊瓶的她,打小习惯了用棉花团按住自己的针眼。有段时间,护士都愁她手背上没血管可以继续打针了。
还是后来留置针通用起来,她的血管情况才好多了。
“正是这种花。”
棉花,找到了!
她在心中鞠躬:对不起高昌国,我再也不说你晦气了,你明明是有些宝物在身上的。
姜沃将棉花团放下,拜托晋王回信告知崔朝,正是这种奇花,麻烦他多带些回来。且不但要带回棉株、棉种,若是可能,最好也捎带回几户会种植棉花的农户、会织布的织户。
晋王俱应了。
心里倒是很高兴:姜太史丞越是直接对他提出请求,越代表不怕欠自己人情。
比敬而远之来的强。
“好,我写信与阿朝——他回程时依旧要途径安西都护府,必能收到信的。”
*
从太史局出来,李治准备再去看看太子哥哥。
李治昨日回到九成宫,皇帝特意办了宴席替头一回出远门的幼子接风洗尘,宗亲勋贵以及三品(包括从三品)的宰辅都到了。
太子却仍然未露面。
李治便准备今日单独去拜访太子哥哥。
他也已经听闻了父皇令魏征做太子太师的消息,他与媚娘虽还未及见面,但想法倒是一致的:若是太子哥哥这会子就倒了,那四哥李泰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那对他来说才是更坏的消息。
还未走到东宫,李治就被人拦住了。
拦他的正是李泰。
李泰从辇上俯视李治:“雉奴,又要去东宫做好弟弟?”
按说,在宫内,皇子臣子俱是不能用舆的。只是李泰用舆是皇帝特许的。李泰乳名青雀,却不是身姿轻盈的小鸟,而是一只实在的胖青雀,胖到行礼都难,走路多了也喘的厉害。
旁人看他这般是笨拙,皇帝看自己大胖儿子就是心疼了,于是特许李泰每日上朝做小舆。
巧了,太子因为足疾,也是特许有小舆的。
李治仰头看着胖哥哥的脸时,就知道为什么太子哥哥这些年讨厌四哥了:太子,明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父皇给了四哥很多逾越的宠爱,比如这小舆,都赐的跟太子一样。以至于两人坐在舆上交谈时,是平起平坐。
甚至因为四哥的体型大,估计还能显得更强势一些。
“四哥。”李治行过常礼,语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