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两国之间门必有一战。
只是早晚而已。
但在大唐起兵前,高延寿真没想到,是那位打下天下的皇帝亲征,以至于势如破竹,高句丽连失十数城。
安市,就是最关键的一点。
高延寿原本是有些遗憾本国苦寒,但现在却无比庆幸于他长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
他对着天空祈祷让今岁的雪,来得再早再冷一些。
让大唐的帝王将相,就留在这冰天雪地中吧。
**
中军帐中。
皇帝问归来的李勣道:“高延寿的大军又退了四十里?”
李勣点头:“臣瞧着他们可不是真心来援安市。臣才带了一万兵马,他们就又退了四十里——生怕陛下放弃安市一般。”
皇帝搁下手里关于火药计数的奏章:“行了,退的够远了。”
可以动手了。
*
安市城头,守将有点茫然看着对面唐军的动作。
“将军,您说唐军在搬什么啊?”远看像是大石头,但找了眼力好的士兵来看,说不是天然石块,而是一些外头包着麻纸的大球。
每一个大球都需要两个士兵一起抱起,看起来挺沉的。
就是不知道里面包了些什么。
“估计是新的投石——外面既然是麻纸,那可能还要点火用火攻吧,算了,不必理会。”
火攻是自古就有的兵家战术,安市是高句丽数一数二的坚城,如何会不考虑防火。
于是,刚开始唐军搬运的时候,城墙上还有高句丽将士在看,等投石器被推出来后,安市城的守军显然就不在意了。
毕竟人家高句丽也是见过世面的国家——有些老兵,还都亲自参加过当年抵抗隋炀帝的战争呢。
对中原的武器也很了解。
无论投石还是火攻,对他们的城墙都不会造成毁灭性伤害。
那随便唐军去折腾吧。
二凤皇帝亲巡前线,自然看得到安市城内守将的反应,对身后跟着的李勣和长孙无忌笑道:“这样看着咱们准备火药投石,对面却一无所知更不会阻拦的大好场面,将来平壤城下,还能再来一回。”
如今已经八月了。
这一月来,唐军只象征性打了打安市城,然后就做出攻城不能的样子,开始转头去打周边城市,直到把安市城变成了一座孤岛,又把高句丽的援军逼退到八十里地外,再见不到安市的情形。
“今夜,攻城!”
*
高延寿近来每日晨起,都会虔诚向上天祈祷快点冷下来,快下雪。
八月半了,以往天气异常的时候,也有早早下雪的,希望今年也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