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她坐下来,喝了一杯热酒。
姜沃觉得酒还在舌尖呢,就听媚娘道:“今夜已经三杯了,再喝下去,你明儿怎么起来去元日大朝会。”
“陛下,明日臣能……”告假吗?
她还记得自己不能上朝时,有多期待元日群臣大朝会。
但亲历过几回后,就实在想躲懒——除了宰辅们最后要进去念表贺陛下新岁,其余朝臣就是去顶风陪着罚站的。
李治端着酒杯喝了一盏,才笑道:“姜卿,明日元日朝会若是误了,朕可得按例罚你一年俸禄。”
姜沃闻言立马放下酒杯。
*
待几人都吃的差不多了,便暂且将热锅子撤掉,换了茶点上来。
皇帝这才问姜沃,这近一月‘谋反事’动荡中,有无可用朝臣?
见姜沃原准备开口,却又有些犹豫踟蹰之色,李治便道:“无妨,姜卿直言便是。”
姜沃便问道:“陛下心中用人之道,是否必得才德兼备?”
媚娘心中一动,先问道:“你的意思是,有可用之人,有才但无私德?”她想起去感业寺的那一天与姜沃的对话:“你说的是礼部尚书许敬宗?”
姜沃道:“不只是他。”
若只是许敬宗,她并不至于这么犹豫。许敬宗虽私德不修,但为人很圆滑善体上意,也知畏惧。在姜沃看来,先帝能用其才,当今与媚娘也用得。
让她犹豫的是李义府。
这位就不只是私德有问题了,这位面似恭谦,却实在是褊忌阴贼之人。
其脾性如何,只看他给后世贡献了一个‘笑里藏刀’的成语便可知了。
他也是最早找到太史局来的人。
姜沃师从袁天罡,见人相面,看过李义府,便觉‘笑里藏刀’四字很准。且此人已不只是许敬宗那种‘钻营’了,而是眼底有种一种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偏执。
这样的人,若得权柄,必要私以弄权凌于人上才甘心。
尤其是……姜沃不由看了一眼媚娘。
若要用李义府这种人,尤其是用在抗衡长孙无忌之事上。最后媚娘作为被立后者,被人认定得了李义府出力,就被认定要负领导责任——史书工笔多记‘李义府无才德,怙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铨序失次,人多怨讟。’[3]
此时见皇帝与媚娘问起,姜沃就将自己所见二人为人,所忧将来之事一并和盘托出。
又道:“许、李二人皆非出自世家,且善钻营之人,交游广阔,所识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出身朝臣不少。”
这点上,确实是她跟崔朝都无法替代的。
崔朝虽说跟崔氏关系冷如冰,但其余世家还是把他看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