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颇有渊源。
她当年第一次出现在朝臣前,就是一场诗会。
在诗会上,她被荆王李元景(谋反已故)为难,逼她起卦算魁首,她道出卢照邻之名。
算是她年少时步入朝堂的起源。
那场诗会的主办人正是岑文本岑相。
她还记得岑相对她温和道:“姜太史丞是第一回 参加诗会吧。无妨,圣人未到时,你先跟在我旁边。”
可惜岑相病逝于先帝亲征高句丽途中,至今已有十一年了。
*
这场春日宴上熟人颇多。
姜沃见到其中两个时,都没忍住唇边笑意。
这既然是场‘举荐才子宴’,杜长史杜易简,就还请了此番随驾到并州,专为圣人巡幸作诗的,国子监内素有才名的学子——骆宾王与李敬业。
骆宾王自然是有才名,李敬业是祖父李勣大将军太有名。
皇帝亲至并州后,对代他守并州多年,又一直护卫他的大将军,自然更触动君臣旧情,此番也是连连加赏。
李敬业也跟着祖父受了不少赏赐,俨然随行官员里最风光的一批。
杜易简哪里敢漏下这位,也单独下了名刺。
春日宴设在一处精致别院里,风景如画。
各人各案,面前摆着各色精致酒馔。
姜沃却也不用赏景,直接就以李敬业和骆宾王言语对掐来下饭。
看的她心情大好。
直到杜易简引来第一位才子时,姜沃的心情才低落起来。
这会子几乎没有什么举贤避亲的,先推荐的都是自家人。杜易简荐上来的第一位,就是他自己的堂弟,杜审言。
姜沃听到这个颇为熟悉的名字,不由凝神思量,片刻后忽然想了起来。
然后望着杜审言这张还很年轻的脸,很是惆怅。
杜审言才这么年轻,自己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他的孙子——诗圣杜甫了。
姜沃举杯饮了半杯酒平复惆怅心绪,然后将杜审言送与在座各位的投卷慢慢看过。
**
杜易简又引出几位才子后,宴席氛围渐热。
姜沃早惯了这种场合,哪怕怅然也不会让人看出来。
她依旧去看骆宾王和李敬业唇枪舌剑来缓解心情。
很快,杜易简作为东道主,起身给在坐各位介绍下一位才子。
只是这回,杜易简比之前还要郑重些。
甚至还带了几分神秘道这是位神童,去岁,年不过六岁就能写文,且‘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杜易简还在夸夸,李敬业已经冒出来一句:“坐中还有个七岁作诗的呢。也未见才气如何,不过是鹅鹅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