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跟武将的区别就在这里,不似军功分明。
李敬玄直接豁出去道:“姜相若无私心,敢不敢说一句,自己此生不上凌烟阁?”
*
“李御史说的有理。”
姜沃这句话一出,在场许多朝臣,尤其是吃过亏的朝臣,心底都浮现出窃喜:若是能逼得她自己亲口承诺,此生不敢肖想凌烟阁,也是一种胜利啊!
然而只听姜沃继续说道:“何为贤辅谋深?其意实在含糊,李御史这话倒是没错。因而今日,我正要请奏二圣,除了武将外,也为文臣之功定规。”
李敬玄:……
世家忽然生出一种荒谬绝伦的感觉:等等,李敬玄这是在弹劾攻讦姜相,还是在给她捧哏啊?!
怎么他问一句,姜相正好请奏定一规?
*
但在请帝后为凌烟阁文臣功绩定规之前,姜沃还有话未说完。
这些话她早就想说,如今,她也走到了可以说这番话的时机。
“公道自在人心,为宰辅者,一人行事,万人皆见。”
“我若不够格,自终身不入凌烟阁。”
姜沃目光落在李敬玄身上:“但李御史方才道,我若无私心,就该避嫌自诺此生不入凌烟阁?”
“实在是荒谬!”
“将来我若够格,为何不能上凌烟阁?”
姜沃自拜相后,上朝时一直位于含元殿最前端。
因此她此时面对李敬玄,是转过身来,正好能看到李敬玄身后的含元殿大门,林立的群臣。
以及正门外高远的天空,春日的灿然千阳。
数十年行来。
她问心无愧。
今日,她就能当着文武百官问出,不,是陈述这一句:我此生,为何不能上凌烟阁!
第166章 文臣之功
含元殿内,有一座金纹铜钟。
风大的春日,会微有嗡鸣之声。
只是声音很轻微,往日殿内站着数百朝臣,人声不绝,除非耳力过人,否则难以听见此金钟微鸣。
然今日,在姜相说出‘我为何不能上凌烟阁’后,殿内实在太安静了。
许多人都听到了风声和嗡鸣声。
甚至有朝臣抬眼看了眼铜钟:这只钟,不敲也会响吗?
*
朝臣们脸色各异,姜沃没有读心术,但她基本也能猜到许多人的心思——
“她居然明着说出来欲上凌烟阁?”
姜沃心中感慨:那有机会,我也想玩三辞三让谦虚的把戏,别人坚持给我,我连连推辞,最后‘无奈’收下。
但是,这不是没人给她,甚至她自己去争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