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笑道:“这些摄政事条推行过后,姐姐的摄政应当就稳了。”
朝臣们也能意识到,是来到了天后摄政时代。
“有些事,可以以后慢慢再做。”她手上整理着公文,口中道:“到时候我应当就回京了,陪姐姐一起做。”
*
不只姜沃想起了掖庭那一晚。
媚娘亦然。
挡在君王面前的臣子啊。
她始终要做这样的朝臣,直至今日到底被权衡而免官。
媚娘接过姜沃整理好的‘事条’。
她开口道:“我曾嘱咐你,不要做挡在君王面前的臣子。”
媚娘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漫然笃定:“但我想,你大约也没听进心里去过。”
“也罢。”
“毕竟日后,我会来做这个君王的。”!
第204章 我为执刀人,赠你尚方剑
红泥小炉上,新的一壶水正好临近沸腾,咕嘟嘟翻滚着细小的气泡。
一如姜沃现在的心情。
她听到眼前的媚娘说出‘来日会做君王’这句话,顿觉书中那句‘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一点不错!
听其声,闻其辞,便如珠玉响于耳畔一般美妙!
如不用古人言,换成姜沃会用的比喻那就是——简直比筹子入账那种金币掉落的声音还要美妙很多。
虽然每次听到那种哗啦啦的金币声,她已经很陶醉了。
姜沃一时竟然无言,只望着媚娘而笑。
而媚娘将此言说出口后,原本心底总似有一块凸凹不平的,有些朦胧阴影之处,轰然而平。
坦荡如此。
欲为君王。
媚娘起身走到书架前。
从前在掖庭时,媚娘住处不便,故而两人的藏书多放在一处,时间久了,给书排列顺序的习惯也就相同一致起来。
于是媚娘很快找到了《汉书》帝王本纪那一卷。
史书之上,素来只有帝王有本纪,除了吕雉——《汉书·高后纪》亦在帝王本纪中。
姜沃见此还想到:吕后之子,当时的皇帝汉惠帝刘盈,反而是没有本纪的。
可见史书也自有其公道处:哪怕做了数年名正言顺的皇帝,但没干皇帝的事儿,不好意思也没有本纪(也是没的可记),其事迹完全可以在高后纪中一并带过。
其实媚娘都无需拿出那卷书,本身也已经能倒背如流。
她唇齿间清晰念诵道:“群臣皆曰:‘皇太后为天下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顿首奉诏。’”[1]
姜沃也无需再看原本,很快应答媚娘道:“这是吕后废少帝,立恒山王弘时的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