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再变成一个前王皇后王鸣珂怎么办!
没错,至今,世家里很多人,仍然对此事百思不得其解。
无论从家族看,还是从当年宫廷旧事看,她们都不该是一路人啊!因此诸多世家朝臣都完全想不通,王鸣珂为何会愿意多年写书帮姜相!
有不少人,甚至真情实感地把这件事归结到了玄学因素上。
一定是被蛊惑了!
裴宁就很干脆与曜初道:“其实如今朝上女官渐多,不是没有世家心思活泛。也曾有人走我的门路,想把女儿进公主的幕府,做个清贵的女官。”
“但有丹青大家的事在前,世家多有顾虑,怕让女儿正大光明进了【女校】做老师,在旁的世家眼里,就成了‘叛徒’,是屈服于大司徒权势,送上女儿以交好,没有守住‘世家风骨’。”
人性如此,会排挤与自己群体举动不同的异类。
曜初听得笑眯眯:这不正好?
向来铁板一块的并不好削。世家若是自己内部就分裂成为‘先进派’、‘守旧派’、‘中立派’等,将来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他们自己就能扯头花扯成一团。
若能如此,能省母亲和姨母好多力气。
于是,听裴宁剖析过世家的心思后,曜初倒是更坚定了要挖一些世家女来做老师。
而裴宁也立刻出谋献策,麻利献上自己亲爹——“公主不宜以自己的身份下召。”
因有些世家,就喜欢以‘不遵朝廷旨意,不领朝廷官职,世家白身也能傲王侯’来显示自己的风骨。
若是公主府直接下召,真遇上那种死硬人真是宁死宁流放,也不让女儿出门。倒是会让事情尴尬起来,最要紧的是会折损镇国公主的威严。
故而裴宁为上峰考量过后,很快道:“让父亲给他们写信!”
“那些本来就心眼活泛有所意动的,有同族宰相亲笔信这个台阶也就下来了。而那些冥顽不灵认死理的,也就罢了。免得强行召令他们家的女娘来学校,倒是让那些女孩子们在家中难做人。”
于是,此时曜初坐在了裴行俭对面。
裴行俭:……
我的女儿真孝顺啊。
*
镇国安定公主离开后,尚书省内,裴相坐了好一会儿没动。
时值节庆休沐日,宰相来此当值,原也只是预备着有突发要事需处置。故而裴行俭虽来到了尚书省内,公务倒不是太忙。
于是,他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世界是怎么了。
以及,思考过后,认命的摊开信纸,开始给裴氏各支各房的当家人写信,‘和蔼可亲’地请他们支持朝廷的公务。
写了几封信后,裴行俭忽然觉得:别说,拉人下水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