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二十三路藩王的分布。
全部都标准在地图上面。
这其中。
安息王情况不明,暂且忽略。
靠山王已经被斩杀,目前昌黎七郡相信班超远可以拿捏的死死的。
翻不起什么大浪。
那么现在。
就必须要从平凉王,定武王身上入手。
平凉王在靠山王北部。
因为黄河早就了两个地域性差别的藩王。
靠山王雄兵顷刻间雄兵三十万,但平凉王常备力量十万就已经是极限。
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依靠朝廷救济。
在这方面,可别小看了朝廷。
虽然说这个朝堂各个学派盘踞,错综复杂,天武大帝暗戳戳的乱搞。
但这些人,其实都有一个终极目标。
那就是形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
所以在这方面,各个藩王,诸侯的情况,还是摸的比较清楚的。
这也是能为他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
言归正传。
平凉王没有足够的反抗他的命令。
旨意一旦下达,平凉王的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接受他的调令,按照指定的路线前往十万大山聚集。
要么背靠沧海,通过沧海离开九耀皇朝的土地,去海上漂流。
因为去了海上,他不可能追杀过去。
“让平凉王带着自己的兵马,从凉山西行,穿东北域,经武功候地盘,进入西北域,从镇守尾部穿梭过去,前往十方城。”
武岳沉声的盯着地图。
这是一条横跨东西行军路线。
平凉王需要从最东边出发,顺着黄河一路向上,抵达凉山。
凉山是形成平凉王地势远高黄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抵达凉山之后,过黄河就进入了并州,但是顺着凉山往西北方向走,就会绕开并州的奉田候,沿着并州和洛州的边界,进入东北域。
东北域有两候一王。
福林候,定边候。
平凉王的军队需要从福林候的地盘上横穿而过。
到达朝廷控制的区域。
进而再往西穿,就能抵达武功候的地盘。
苏家。
武功候,定襄候两个诸侯一左一右分布在北疆。
平凉王需要穿过这两方诸侯的地盘,进入西北域。
西北域最重要的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望都山。
另一个汉江。
望都山是西北重地,为了阻隔蛮夷扩大战果,有非常强的兵力。
另一个是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