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攻略大清> 第163章 难民就是用于开疆扩土

第163章 难民就是用于开疆扩土(2 / 3)

“总首长,都按照你的要求,台南府四万亩军屯地耕种红薯,一万亩耕种土豆,到了九月份就有收获。”彭韬将这些信息烂熟于心,无需思考回答道。

原本都是种植甘蔗,没想到来了这么一档事。

于是大量的甘蔗人工焚毁,成为土地肥料,然后大规模种植番薯,以及土豆。

难民太多,严重威胁粮食安全。

现在的粮食还能够应付一段时间,可到了年底就不好说了,所以只能使用应急方案。

一次性大规模种植番薯和土豆。等今年过后就必须转回到水稻种植上。

因为没有脱毒技术,如此大规模种植虽能缓解饥荒,但也增加农作物受病毒感染的风险,不可控。所以这一批耕作完就必须缩小规模,不可过度依赖。

郑轩点头表示知道,在城墙上瞧着底下的巨大难民营地。

眼前的难民营是最新规划的难民营地,占地一百亩地,约十个足球场大小面积,预计容纳五万人到十万人之间。

未来还会继续扩容,直到难民潮结束。

如今难民主要集中在台南府,进行统一管理规划,之后再分配到各县,或者移民至吕宋。

随后郑轩就去巡查难民营的状况。

大多都是在走马观花,郑轩只是想要大概了解一下,顺便看一看这时代难民是如何的。

当然,等踏上难民营以后,你就会发现这里与贫民窟没有任何区别。

若是要形容的话,那就是像监狱类似的贫民窟。

但难民并不在乎什么,只要你有粮食,让他们举起刀反抗大清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年代,粮食就能策反大量愚昧的百姓,他们此刻的想法就是活下去。

“这大清真是天杀的,这灾赈得官员富得流油,百姓瘦得跟竹竿。”

郑轩瞧着面黄肌瘦的难民摇头晃脑,顺带感叹一句。

彭韬瞧着如行尸走肉般的难民,以及孩子一脸渴望填饱肚子的眼神,多有无奈。

不少人病怏怏地在营地中行走。

“首长,如今难民营地较为缺大夫,太多人生病,军营郎中以及城中招募来的大夫,顾不过来。”

“你可以在难民中询问是否有人是大夫,或是当过学徒,让他们成为医师,负责处理难民营。”郑轩建议道。

按照这个思路,郑轩打算将难民分类,陶瓷匠人,制糖工人,养蚕农人以及铁匠等等,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他们两人正在聊天之际。

突然间,不远处传来打斗的声音。

“有人在闹事?过去瞧瞧。”郑轩带着一群人前往瞧瞧。

隔着十几步,就见到眼前大量的难民正在围观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