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九十四章:朱元璋眼红,马秀英引诱!

第九十四章:朱元璋眼红,马秀英引诱!(2 / 4)

“徭役期间,这位蒋县令还亲自去河堤见过朱四郎。”

“向朱四郎请教过如何为官。”

“那混账是如何说为官之道的!”朱元璋起了兴趣,忙追问。

“谈论这些话时,只有朱四郎和蒋进忠独处,锦衣卫搜集到的内容有限。”毛骧为难道:“零碎的内容显示,朱四郎对蒋进忠说:为官很简单,上有所好下必行耶。”

“陛下喜欢实干真干,清廉的官,给陛下当官,就要实干真干,清廉。”

……

“蒋进忠因这次见面和朱四郎结缘。”

“因为分工合作的缘故,江宁县徭役,完成的又好又快,朝廷给评了个优,蒋进忠因此更看重朱四郎,甚至还想请朱四郎当私人幕僚师爷!”

“或许是把朱四郎的话听进去了,这次直收田税,蒋进忠就是想真干实干,给百姓谋点好处!”

朱元璋点点头。

都不用毛骧细说。

他也清楚地方官府包税制。

历朝历代都这么干。

实在是官府人手太少,田税收缴期限有限,单纯靠官府,忙不过来。

至于给地方官府增配人员?

那不可能!

为了收税增配人员,朝廷养不起!

唐朝时期,两千多人养活一个吃皇粮的。

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几百人养活一人了。

对百姓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负担。

一些旁枝末节的事情,朝廷只能借助乡绅力量。

当然,借助乡绅力量,无形中,就给了乡绅临时权力,就会造成乡绅利用权力对百姓施行压榨。

任何事,有利有弊。

作为皇帝,他也只能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江宁县衙的人员配置,直收能忙得过来?”马秀英好奇询问。

毛骧忙摇头,“据锦衣卫了解的情况,这位江宁县令此次直收,主要为了达到两个目的。”

“一,他们想摸清楚,收取田税过程中,火耗多少,打算在今年,给包税乡绅,确定最高收缴额度。”

“压缩包税乡绅的利益,让百姓能多得利一些。”

马秀英、朱元璋不由诧异对视。

朱元璋点头称赞道:“甭管这个蒋进忠做这些事,出发点如何,这个官儿,是个肯动脑子的!”

毛骧很机灵的隐瞒了,蒋进忠这样做,是得到了朱棣提点。

他已经猜到,朱棣帮蒋进忠,是想给土桥村那群孩子,找一片遮阴的叶子。

所以,朱棣不需要这些功劳,希望这些功劳落在蒋进忠身上。

他便顺水推舟帮一把。

“蒋进忠第二个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