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着步子,一拳一掌地练出来。
邓兴勇也跟着他一起练,两人无声无息地在院子里挥舞着拳脚,沈会昌在茶室里面悠然地看着,都感觉他们像是公园里练太极拳的老头老太太,动作慢慢吞吞,没有什么杀伤力。
等练了一个小时的基本功之后,邓兴勇才开始和杨逸对打,练起了有点观赏性的实战套路。
“日字冲拳!”
“摊手冲锤!”
“拍手沉肘!”
“膀手!”
“拍手铲掌!”
现在杨逸的进攻动作是按照师傅的提示来打的,虽然略有停顿,但拳势带风,全力以赴之下,也打得虎虎生威。
当然,以他的力量和拳速还是无法撼动师傅的,邓兴勇实打实地用小臂、手掌来格挡他的进攻,见招拆招,打得轻松写意不说,还能分心去指导他的出招。
初学者一般都是打木人桩练习的,但在邓兴勇看来,练木人桩的目的只是熟悉动作套路,达不到更深层次的锻炼目的。
尤其是像杨逸这样的天赋型学生,他都能记下所有的咏春拳动作套路,而且打得相对标准了,还重复地去打木人桩不会有太大好的效果。
反而是和他面对面的实战演练,杨逸不仅能从中汲取到一些宝贵的实战应对经验,还能在不断地前进、后退中,锻炼自己的下盘功夫。
咏春拳有一个“四不理论”,不“显意露形”,不“追手”,不“冲身”,不“惜敌”。
其中不“冲身”就是指任何时候,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不管是发力还是受力,都要保持自己的身体平衡,重心不失!
杨逸的下盘功夫相对于那些练了很多年基本功的武师来说,还是格外薄弱的,如果只是打木人桩,确实很难起到锻炼效果。
不过,今天邓兴勇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
杨逸的下盘比之前稳多了,而且在对他的进攻时候,出招的力道能做到收放自如,没有再出现打完之后身体还有些站立不稳的情况!
双足仿佛有魔力,落地即生根!
“摊手外格!”
“伏手转蝴蝶掌击肋!”
“日字冲拳!”
“咏春蹬脚!”
“日字冲拳!”
邓兴勇有了试探的念头,他开始加快念出杨逸出击的招数名称。
比起刚才一招一顿,甚至还带停下来讲述杨逸动作上不严谨之处,现在的邓兴勇开始不抠细节了,而是像拍戏时候对打的架势那样,要求杨逸迅速完成他指导的动作。
杨逸没有让他失望,他出手的节奏也随之加快,但与此同时,他的脚步也跟上了,而且即便是蹬脚的那一下,他也只是微微后仰,然后身体迅速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