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再一次2010> 第四百五十二章 关于……中国科幻

第四百五十二章 关于……中国科幻(2 / 3)

没有建立起来。

比起其他人,沐茗的感受要更深一些,毕竟他前不久才拍完了《王牌特工》,亲自感受过好莱坞的运作模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是在国内,他现在必然是忙碌于各项的后期制作和剪辑当中,哪会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的空闲时间。

当然了,也是跟《王牌特工》这部电影的题材有关,爆米花式的动作喜剧。这要是换了拍《阿凡达》,或者是《星际穿越》,甚至哪怕是《变形金刚》,他现在也照样得累得跟孙子似的。

中影邀请的名单还是有一定门槛的,像宁皓、乌尔善、郭凡等等几位,总的来说都是近些年有拿的出手的作品的几个导演。最重要的是都还很年轻,年纪大点的像乌尔善不过四十出头,年轻的更是才三十左右。

当然了,最年轻的肯定是沐茗,全场也只有他一个是90后的电影人。

“宁哥,有什么内幕透漏透漏。”

沐茗凑到了宁皓身边,小声询问道。他入行时间短,又不是正统科班毕业,所以人脉不算广。在场的众人,也就宁皓算是比较熟悉的了。

“据说这次中影手笔挺大的,瞄准的是高工业水准的大制作。”宁皓坦言道。

“大制作?能有多大?”

“科幻。”

“我去!”

沐茗显然是被这个消息惊了一下,不是他看不起国内的电影产业,但到目前,甚至再过两三年,国内也很难拿的出一部真正合格的科幻电影。

无他原因,就因为科幻电影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体系最高水准的展示。

纵观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哪个不是上亿资金起步。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七八亿,即使考虑到国内各种资源相对便宜,那也至少得五亿左右的成本。再加上宣发,也差不了多少。

这还仅仅只是资金成本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则在于,没有人知道中国的科幻电影应该怎么拍。

向左走,学好莱坞的那一套?

那何必自己拍,直接看好莱坞不就好了。诸如沐茗记忆中,国师拍的那部《长城》,中国的军队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对中国的怪物,最后靠一个老外来拯救。怎么的,怪物也怕引起国际纠纷吗?

或者向右走,自己来?

可国内的科幻文化氛围已经被好莱坞输出多年,谁也不知道观众市场的受众如何,能否支撑的起本土科幻。

上亿美金的成本,从未有过的题材,未知的市场前景,客观存在的技术条件……纵使是联合出品,又有几家公司敢接下这个赌注?

果然如宁皓所说,中影拿出来的几部版权企划中最重要的三个——《流浪地球》《微纪元》以及《超新星纪元》,全部都是科幻题材的作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