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地方的村寨一样,有着明显的大开拓时代的风格,原先的哨堡都被改造成了仓库。
进入村庄后,便试着打听了一下,村里的人听说他们是来解决山里那个怪谈的,都感觉很稀奇,纷纷都出来围观,因为自从上一次试图除灭这个怪谈的团队失败后,已经很多年没人来了,连他们自己都快对这个怪谈习以为常了。
有一个像是村长的老者半信半疑的问:“年轻人,你们真能解决?”
小韦司机说:“你们别不信,这位陈专家,可是解决了飞头怪的,那可是政务局下的委托。”
“飞头怪啊。”一提这个,这些村民看陈传的眼光顿时不一样了,毕竟飞头教在这片土地上由来已久,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可比他们这里的这个怪谈知名程度高多了。
既然能解决飞头怪,想必也是能解决对面山上这东西的,毕竟这怪谈困扰很多年了,最早时候村民们凑了一笔钱让人下委托,可是失败几次后就没人愿意接了,如果能够正常生活谁又愿意一个怪谈朝夕相处呢?
于是村里人很热心的给他们找了一个猎人带路。
进山的路只有一条,只有开始一段路能开,到了后面车子就上不去了,剩下的路就只能步行了。
陈传让小韦司机回去村里等着,自己跟着那个猎人往山里走,两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一个高坡上,猎人指着对面的山头,“陈专家,就在那里,就是那座庙,我伯父那辈,还有我爷爷那辈带人进去过。”
陈传说:“谢谢了,你回去吧,这里我自己能走。”
猎人见他就一个人,实在不放心,说:“陈专家,真不要人帮忙么,我回村一声招呼,左邻右舍能找来十好几个好手呢。”
陈传拍了拍他敦实的肩膀,“回去吧,剩下的事我来解决。”
猎人说:“那你自己小心。”
陈传等猎人走后,就望向那个山头,回想着关于这个怪谈的情报。
这个怪谈叫作“山鬼”,而且由来已久,在三山传说中就有一篇关于此事的记载,说是泻山之中有一座神庙,本来供奉的是神像,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换成了一座鬼怪的塑像。
有两个小孩去庙里玩耍,回来说塑像的眼珠子会动,村民知道后以为山神显灵,也就是纷纷奉上祭品,山鬼‘以腹而食,嚼之如饴’。
本来村民大喜,以为山神显灵,可谁曾想这山鬼不仅吃贡品,还吃送贡品的人,并且每月都会有一两天晚上到村中吃人。
所以每到晚上,村民家家户户紧闭窗门,期盼着不要轮到自己。可即便这样,也无人离开村寨。
因为这里地处偏僻,躲在山里的人不用给官府交税和服劳役,他们宁愿忍受被吞吃的危险,也不愿意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