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辽东之虎> 第六百一十章

第六百一十章(4 / 5)

什么好东西,还要我来亲自看。”下面就是一树林,李枭被李休带着走下台阶。

“大哥,知道你喜欢新东西。徐家兄弟就鼓捣出来一个,您看看合用不合用。”李休面露得意之色,李枭觉得应该是好东西才对,不然他绝对不是是这个表情。

果然,看到这东西之后李枭就惊着了。

树林边上的土地上,铺着一块大油布。油布上面架着一挺,马克沁!

对!就是马克沁,这东西和后世几乎没啥差别。

当初李枭画出了AK-47还有MG-34的图纸,交给赵士祯生产。结果样品生产出来了,却不能让人满意。

突击步枪,还有通用机枪工艺要求想对较高。生产出一挺来,价格高的惊人。不过单单是价格高,倒是还能客服。毕竟,可以用这些武器装备少数精锐部队。

不过可靠性差,这一点就是李枭难以接受的。

首先就是材料的问题,加磷钢并不能制造高射速枪管。别说是每分钟理论射速六百发的MG-34,就连三十发弹夹的AK-47,连续发射之下也难以承受。

枪管连续打个百十发子弹就会发红,如果再打下去枪管就废了。

武器工业从来都是综合性质的,需要一个国家有强大的工业能力才行。现在李枭才知道,啥叫综合国力。就算是你有图纸,有些东西造出来了,没有合适的材料也不行。

大八粒步枪,其实就是利用装填的时间,让枪管散一下热。就这,部队还严格规定。不准连续发射五十发子弹,连续发射必须等枪管冷却了再说。

至于炮钢的配方,李枭哪知道那玩意。他是士官学校毕业,又不是冶金大学毕业。就算是加磷钢,还是渔老贡献出来的独门绝技。

“你这玩意……能行?”李枭看着使用弹链的马克沁,疑惑的看着李休。

“没办法,船上的机枪实在太笨重。咱们的机枪其实啥都挺好,就是枪管不行。不然,也没必要制造三十六管的大转盘机枪。

徐家兄弟想了个办法,用一个带水的筒子,把枪管包裹起来。这样可以一边打一边降温,只要六根枪管就成。”

“能成?”纵然有水带着降温,但李枭还是保持怀疑态度。因为水这东西很容易导热,在辽东的冬天,水会很凉。可到了热带的新家坡就是另外一回事儿,那里的水从水壶里面倒出来就是三四十度。

“至少打六百发子弹没有问题。”李休信心十足。

“那打完六百发子弹怎么办?换水?”李枭仔细检查这挺马克沁,发现底下有一个泄水阀门。

“六百发子弹打完,这水也差不多开了。他们想出来的办法是换枪管,这里有个销子,只要拔掉就可以把这枪管连带套筒一起摘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