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这种话楚翊早听腻味了,见着秦岩说来说去还是这些,便再懒得理会他,挥挥手就让人把他拖下去了。自然不好责罚,便吩咐安义道:“罢朝这些日子,所有言官全部不准入宫,宫门那边你也吩咐一句,看见那些言官都警醒些,别让他们再在宫门口闹什么死谏。真闹了,就先把人敲晕送回家去。”
闹过这一场,大臣们绝望的发现,皇帝陛下不仅没有丝毫“悔过”的意思,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了——她躲得更干脆了,很多大臣如今连宫门都进不去了!
看看那些积压的政务,妥协还是不妥协,选择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
在百官们还在纠结要不要妥协的时候,京城里那些流言蜚语的风向不知怎的,突然就变了。
从楚翊御驾回京时起,京城里大大小小的酒楼茶馆便都开始讲起了皇帝陛下御驾亲征的故事。这些故事真假不论,但战场之上,横刀立马,执剑封侯,这样的热血故事总是很吸引人的,于是这样的故事持续了几个月,也未有丝毫冷遇,说书先生天天说,酒楼茶馆也依旧天天有人去听。
然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程捷的名字渐渐地出现在了这些故事里。他带兵守城,领兵袭营,亲手杀死了敌军主帅广平王,一桩桩一件件,全然满足了人们对于英雄的设定。
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少年才俊,就应当为将封侯,这才是故事该有的结局。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竟只出现在了说书先生的口中,在此之前,他们甚至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
这个世上从来不乏寻根究底的人,于是很快的,程捷的身世被人查出来了,女帝陛下那道尚未来得及昭告天下的圣旨也被人传出来了,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然后,酒楼茶馆那些故事的画风一下子就变了,从让人热血沸腾的建功立业,一下子变成少年将军和年轻女帝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什么一见钟情,什么沙场相救,什么暗许终身,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好像那些说书先生亲眼看见过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