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在一个群里整天叽叽歪歪谈天说地,人家没这个功夫也没这个需求。如果真碰上了趁早退群,或者捂紧口袋,有天大的便宜也一分钱不能掏。
顾宪成家里贫寒不贫寒作者找不到史料记载,但在无锡张泾镇元吉弄内有座顾宪成纪念馆,作者在探望朋友的时候顺路实地看过。
但事实上并不如此,东林党不是好人,阉党也不是坏人,他们本质上全是一种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那种人。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争权夺利的时间点不对。如果暂时放下成见一致对外,哪怕只是面和心不和,别在外敌环伺、内部不稳的情况下不管不顾瞎折腾,大明帝国灭亡的责任就不会大部分扣在他们脑袋上。
准确的讲东林党不是清流,而是官僚资本代言人。与皇帝和阉党相比,他们对国家的危害更大,甚至连臭名昭著的资本家也无法望其项背。
为什么会这样呢?肯定不是疏忽,更不是大意,而是需求。写这些资料的人比作者心里明白的多,但为了混口饭吃只能这样写,否则就叫XX不正确。
<div class="tentadv"> 从叶茂才、顾宪成、顾允成、杨涟等人的家庭出身推算,东林党的中坚力量也不会是出身贫寒的老百姓,道理很简单,圈子。
但从直观上衡量,这座宅子相比京城的官员府邸一点不差。雕梁画栋应有尽有,四面回廊环绕,还有花园、亭台水榭、假山,雅致幽静。
无论东林党还是阉党,包括皇帝在内,你来我往、你死我活的斗得头破血流不死不休,争的不是谁的治国理念先进,而是谁能掌握权力,然后为自己、家族牟利。
原因很简单,只有他们才能在吃饱饭之后多看书、四处瞎溜达、满脑子理想,并有能力付诸实施。底层百姓连明天的午饭还没着落,没时间也没精力胡思乱想,更没能力去追求精神价值。
顾家和叶家一样都是无锡县人,买卖做得没有叶家大,但也不是杨涟那样的小门小户,眼光必须更长远,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才能做决定。
怎么说呢,这就是目前中国历史的现状。从网络到实体书,满眼全是假资料,包括很多教科书里的内容也因为某种目的,故意把白的说成黑的,让人从小就被动接受谎言,从此认定为事实。
听完了沈鲤的介绍和叶茂才、杨涟的表态,顾宪成已经大致上搞清楚了事情始末,手捋胡须摇了摇头,先否定了杨涟的冲动。
有的读者随便上网搜搜就发现顾宪成的家庭出身很贫寒,父亲是个卖豆腐的,经常入不敷出,怎么可能比书香门第的杨涟家境还殷实。由此就得出一个结论,作者不知从哪儿看了地摊文学或者干脆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