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22章:品评百官,樊楼来了位贵公子

第0122章:品评百官,樊楼来了位贵公子(1 / 4)

大庆殿内。

陈执中望了一眼大河河道沙盘,缓步走出。

官员们也都纷纷看向陈执中。

在赵祯犹豫不决时,首相的意见便尤为重要。

中书代表的是绝大多数官员的意见,也是日后或替官家背锅的最佳人选。

此刻,苏良和欧阳修的心情也有些紧张。

陈执中想了想。

“官家,臣……臣以为欧阳学士与苏御史所言并无太大问题。然治河非纸上功夫,更非这样一个简易的河道沙盘便能解决的,臣也粗通算学,但对此沙盘的构造还是有诸多疑惑。”

“此河道沙盘真能完全推演出引大河东流至六塔河后的结果吗?臣表示怀疑。”

陈执中很精明。

他未给赵祯一个明确的答案,反而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不过,此问题显然对大河东流更有利。

这时。

三司的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官家,臣在三司多年,自认精通算学,但苏御史此番推演,臣认为未经过反复推敲,难以当真!”

苏良暗叹糟糕。

他高估了当下官员们的接受能力。

虽然大宋已将算学列入诸科之中,算不得“奇技淫巧”,但官员们在算学上的造诣,仅够用在赋税总账上。

更何况。

此河道沙盘还涉及一些物理知识,非一朝一夕就能与官员们讲明白。

“官家,此事涉及汴京安危,绝不可因噎废食。不尝试根本不知对错,臣再次请求,引流六塔河,若出现意外,叫停即可!”夏竦再次拱手。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顿时,十余名官员都站了出来。

赵祯想了想,道:“这样吧!苏景明,你与欧阳永叔将今日之言辞整理成文字,连同此河道沙盘一起送往大名府,供河官们作为参考。”

“大河之水分流六塔河之举则正常进行,若出现意外情况,立即停止,告知贾相,绝不允许出现河水决堤、伤民毁田之事发生!”

苏良与欧阳修欲开口,但却被赵祯用眼神制止了。

“臣……臣遵命!”苏良与欧阳修略带无奈地说道。

不远处,夏竦露出舒心的笑容。

……

两日后。

在苏良的帮助下,沈括得特批,获得了在崇文院畅读一年书的机会。

沈括不由得大喜。

其父需回江宁就职,他则是在汴京城住了下来。

欧阳修直接将他的衣食住行费用全揽了下来,前提是沈括能向他多讲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