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200章:台谏vs朝官,苏景明的封神之辩

第0200章:台谏vs朝官,苏景明的封神之辩(1 / 5)

十月二十八日,清晨。

三百余名京朝官齐聚大庆殿。

往昔,都是台谏弹劾百官,今日却是五十余名朝官齐齐弹劾台谏官。

这在大宋朝,还是头一遭。

众官员都非常激动。

有人意在担任弹劾主力,有人意在煽风点火,有人意在观察风向后再站队,也有人纯粹就是来看戏的……

台谏官,干得本就是得罪人的差事。

再加上近三年来过于强势,自然引得很多官员都想要看一看台谏的笑话。

赵祯高坐御座之上,环顾下方。

“近日,朕收到诸多官员的奏疏,皆是弹劾台谏之事。弹劾理由,较为混乱,今日便廷议此事。”

“对台谏有意见的官员可先轮流发言,尽道台谏之失,而后台谏官们再统一回复,若有对台谏官所答不满意者,可当面质问!”

旋即,赵祯站起身来。

“台谏出列,面向众朝官。两府三司的主官也都先站于一旁,暂不发言!”赵祯高声道。

顿时。

唐介、欧阳修、苏良、何郯、范镇、周元、赵抃、吕诲等人全都站了出来。

文彦博、夏竦、吴育、王尧臣等相公也都站在一旁。

宰执相公们若开口,容易左右一些官员的想法,故而赵祯先不让他们说话。

众台谏官,各个精神抖擞,目光炯炯地望向对面的朝臣。

无丝毫惊慌失措之态。

一些做足了弹劾功课的朝臣本来斗志昂扬,但当看到为首的唐介、欧阳修、苏良三人后,不由得有些怂了。

今日谁若能使得这三人低头,那必将名扬天下。

这时。

高若讷率先站了出来。

“官家,近三年来,台谏聚而成势,在朝堂经常以合班论谏之名,排除异己,裹挟圣意;在私下更是毫不避嫌,经常与某些官员小聚,有结私党之嫌。”

听到此话,一旁的包拯不由得挺了挺胸膛。

他能听出,高若讷口中的“某些官员”指的就是他。

“尤其是今年来,欧阳修、唐介、苏良三人曾多次指责两府,大有凌驾两府之上的趋势,天下事岂可尽由台谏做主?若不降台谏之权,必将贻误朝政!”

高若讷说完后,数名朝官纷纷站了出来。

“台谏官整日沉迷于风闻奏事,经常将小事大而处之,使得百官人心惶惶。他们言辞犀利,擅于诡辩,以能罢黜官员为荣,将合班、留班、伏阁等冒犯类诤谏方式引以为美谈,实属朝堂之大害,群臣无不畏而远之。”

“台谏官在民间多有线人,这使得他们可随意左右民间舆论,以自己的利益为需求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