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嬷嬷笑眯眯地接过,也不多话。 虞老夫人转头对虞幼窈说:“也该出发了,沐佛节要宜早不宜迟,是要赶早。” 府里安排了两辆马车,虞老夫人和虞幼窈一辆,跟车伺候的下人们一辆,老夫人年岁大,马车走得慢。 虞幼窈难得出一趟门,车马驶到街上,就掀了一角帘子,往外头瞧去,祖孙俩坐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外头的事。 便在这时,马车路过了宝兴米铺,虞幼窈目光微顿。 虞老夫人瞧见了,也觉得刺眼得很。 辰时才过了一会子,宝兴米铺门前的粥棚子便排了长排,全是等着吃粥的人。 杨淑婉一身青布衣,头上包了头巾,站在宝兴米铺旁的粥棚里,拿了大勺子帮着施粥,这画面本也没甚,谁家做粥棚,主子少不得来这一出。 可她身边,竟还跟了也与她一般素净打扮的虞兼葭。 半大的姑娘家,拿了小些的勺子,微笑着站在大锅子前,逢人上前便舍了粥,与人微笑喊着大爷,大娘,大婶儿,也不知道是在为哪般? 虞老夫人撇开了眼,冷笑了一声:“半大一点,就打外头折腾上了,可真是长了本事,八九岁的姑娘家,往后的日子还长着,看名声,也不是看现在。” 虞幼窈没说话,只是倒了一杯药茶,递给了祖母。 虞老夫人接过,却是端在手里没喝:“哪家姑娘的名声不是先从府里传到外头,再大一点,让家里头的长辈带到各家走动后体现出来的,我就没听说,哪个大户人家姑娘的名声,是打市井上得来的。” 第189章 血蜜蜡佛珠 “与她娘一个样儿,惯会一些面子上的工夫,却不知做人不能只做表面。”说完了,虞老夫人又瞅了一眼窗外,冷笑了一下:“可算还知道穿一身朴素,若是穿金戴银,还真是贻笑大方了去。” 摇了摇头,她就搁下了帘子,也是眼不见为净,转头瞧了孙女儿,见她捧着蜜果子吃得高兴,又忍不住笑。 虞幼窈咽了一口蜜果子,喝了一口茶,这才道:“粥棚有母亲操持着,自然更妥当一些,也好叫外头人都知道,虞府对粥棚重视,是真善心,而不是做样子,三妹妹年岁小,也不知事,跟着母亲一起经一经事,开一开眼子,横竖有长辈跟着,也没越了礼数。” 听到这里,虞老夫人搂着孙女儿:“你这心眼子,尽把人事往好了想。” 祖孙俩聊了一路,可算到了宝宁寺! 今儿是沐佛节,宝宁寺上香的人很多。 虞幼窈亦步亦趋地跟在祖母身边,先去了厢房安置妥当,吃用了一些茶点,这才上了宝殿。 虞幼窈跪在黄色的蒲团上,默念了一篇《金刚经》,为表哥祈福,这才拜了佛祖,进了香。 虞老夫人添了香油钱,将抄写好的佛经供到了禅房里头。 这时,就有一个灰袍的僧人捧着一个木匣子过来:“阿弥陀佛,此物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