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没有马上表露出自己打树主意的心思,而是先询问原因。
循循善诱,最后表露目的,也是一种交流手段。
听到他的话,老王就忍住开始抱怨了起来:“郭道长,你是不知道我们对这棵树的感情,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棵树下玩耍长大的,几乎一辈子都在这树下渡过,县里说推就要推,根本没有问过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意见。”
那些老人似乎也一下义愤填膺,心里的不满也找到倾泻口一般,一个个纷纷述说起来:
“郭道长,不仅是如此,这树还对我们这些人有救命扶家之恩,我还小的时候闹过饥荒,我还记得当时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那种煎熬不是现在的人能明白的,当时家里就是靠着这榆树的皮磨了粉煮着吃。”
“我们家也是,不仅是树皮,还有榆树的果实,就是这个酷似钱币的东西,那个时候天气非常干旱,地里都不长庄稼,我们家还采摘这种果实拿来食用,填饱了肚子。。”
“附近的人当时都一样,因为这榆树,我们才渡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我们和这棵树在这里的时候,***还没在呢!”
“就是,他们现在想推了它,以为和年轻人们商量过就可以了?有经过我们同意吗?”
“我们只是老了,不是死了,他们想推它,有本事从我们身上踏过去,不然他们敢推它,我就敢烧了他们的**!”
后面似乎火气大了,越说越离谱,越说越带着情绪了,甚至根本不把官方放在眼里了。
可想想这个年纪的老人,那个时代大多也是没有接受过知识文化,也只有最朴的唯己意识,也没有什么奇怪了。
关键他也理解这些人。
在古代道门的说法,这棵树是天然带着民愿,还有救民性命的功德。
这是一棵功德之树。
如果有哪个官方天师或者皇帝闲的蛋疼,给它封神享受四周民众祭拜也是有资格的。
老王似乎也知道同伴在道长面前这么言语不对,赶忙出来大声说:“郭道长,其实我们也不是非要怎么样,也知道这树快死了,可我们近来也一直在救治它,我们也只想让县里给我们一些时间尝试一下,树如果救活了,就没理由推它了吧?”
郭霖看了看那榆树的四周,的确是有救治施肥的痕迹。
大概这些老人最单纯的想法就是这个。
可惜这只是他们的想法,县里要弄一个改建扩建项目,一旦项目定下来,那时间上不可能更改的,更不可能一直拖着。
特别是现如今,各地县城都想发展,他们自身的财政是不够的,都要向市级申请专项款。
这好不容易批下来的资金,项目更不能拖,拖久了对县评,对县负责人都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