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收拾好了,我带你们过去。”
四人一起去了仓库,生产线就摆放在里面。
木科长介绍道:“前几年买的,据说是当时最新的生产线,买回来按照他们教的方法,咱们用了,没法启动机器,也不知道是我们操作有问题,还是这机器本身有问题,当时找了好些师傅过来看,都没法使用这条生产线。后来就封存在了仓库里,保管得非常好,为了防止生锈,每年刘厂长都安排人来保养一下这条生产线。”
谢志刚看了一下生产线的外形,放了好几年了,都没有生锈或者油漆掉落的地方,看起来跟新的一样,赞许地说:“确实保养得很好,我看看……”
他花了半个小时,将生产线大致看了一遍,然后抬头丢给大家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这是一条六七十年代的生产线,应该是国外淘汰的生产线。”
“不是,淘汰的吗?咱们,咱们可是花了好几百万引进的这条生产线,当时他们说是最好最新的生产线。你看,这外表多新啊,怎么会是淘汰了的生产线呢?”木科长难以置信,哪怕他不懂国外这些生产线,但也知道淘汰的生产线和最新的生产线中间的差价有多大。
谢志刚紧抿着唇,摸了摸生产线上的漆说:“这都是后来刷的漆!我去国外见过这样的生产线,他们都不用了。”
说着他用指甲将一小块红漆给刮了下来,里面还有一层蓝白色的漆,明显有些年头了,外面这层红漆显然是后来刷上去的。
木科长看到这一幕,大受打击:“这些外国人太坏了,老生产线做新当最新款的生产线卖给我们,太没良心了!”
他们红星当初可是举全厂之力,刘厂长跑县里跑市里,腿都快跑断了,才申请到引进设备的资格。花了那么多的钱,最后却买了个破铜烂铁回来,要刘厂长知道,铁定得气晕过去。
叶蔓也很失望,但事已至此,埋怨或是沮丧也无济于事。外国人之所以敢以次充好,用淘汰的生产线高价卖给咱们,归根到底,还是咱们的技术太落后,缺乏人才,别人以次充好,咱们上当受骗了都完全不知道。红星吃的亏,并不是孤例,个例,还有许多像红星这样试图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改变落后生产力的国企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谢师傅,那这条生产线还能用吗?”叶蔓问道。
谢志刚说:“这个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不过这条生产线技术比较落后,只能生产14寸的彩色电视机。”
从知道这台生产线是被国外淘汰的老设备开始,叶蔓就没抱太大的希望,得到这个答复,她也不意外:“我明白,谢师傅,麻烦你检查一下,看看这条生产线还能不能用,只要可以用,没关系的。”
最新的生产线谁不喜欢,但别说没进口的渠道,光是这个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