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谁也拿不走。将来咱们县经济发展起来了,赚钱的地方多着呢!”
袁师傅是男人的陈旧观念,当初破四旧破了一点,但不够彻底,封建思想还有。好在建国初期大力提高女性地位,女炒茶工也早就有了。辛苦是辛苦,但能跟男人一样工作,女炒茶工还是很愿意的。
很容易理解,有工作等于有工资,谁不知道钱是好东西呀?以前还有个“同工不同工分”的缘故,女性的生产价值被人为强行打折,特殊时期过去之后,要么分产到户,要么计件。玉龙县山多地少,可耕种面积不多,茶山茶园茶场都是计件制,确切的说是“计重制”,女人采茶,男人炒茶,但因为炒茶属于“技术工种”,工资要高不少,以前苦于没有师傅教,现在妇联开始开展女炒茶工的学习和进修,还真有不少女性愿意学炒茶的。
春妮是邻镇嫁过来的新媳妇,只有16岁,远远不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20岁。姜明光大为吃惊,问袁师傅这是怎么回事。
袁师傅脑子里压根没有婚姻法对年龄的要求,“还能咋样?她家里穷,吃不起饭,家里娃多,她早点嫁人,她爹妈才能养活其他几个孩子。”
姜明光觉得心梗,“春妮,你家里姐弟几个?”
“5、5个。”
“你是老大?”
春妮摇头,“我大姐才是老大。”
“你家几个男孩几个女孩?你大姐结婚了吗?”
“3个男孩,都是弟弟。大姐没结婚,大姐能干着呐,爹娘舍不得她结婚。”
姜明光想了想,明白了,春妮大姐一定能挣钱,所以她父母不会早早让老大结婚。下面三个男孩,大概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也就不在计划生育的范围内。计划生育在大中城市推行的早,70年代初就开始推行了,但农村还是不太严格的。
袁师傅家里三个孩子,老大老三男孩,中间老二是女孩,也是今年刚结婚。袁师傅说了一下,果然是收了袁二丫的彩礼,这才能娶春妮过门。彩礼钱居然有2000元之多,这在玉龙县扎扎实实是一笔“巨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