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许家和周家的安排,李渊的想法是要用,虽然不知道王运为什么看重这两家,但其中肯定是有道理的。
但是也不能全用,水道枢纽那么重要的地方,那能全部用这两家之人。
这事上他觉得王运做的不好,所以他要派一些自己的心腹过去。
而众臣心里有些怪异,李渊对于王运信任到了这个地步?
又想想不太可能,要是把李孝恭换成王运他们不会有这个想法,但是王运只是个给别人安排的。
所以李渊的信任不可能达到这个地步,所以这里面就肯定有他们不知道的情况在。
而李渊不说他们就不好问,他们也不敢反驳,要是里面有大事反对了,那不就是给自己找罪受嘛。
索性算了不说话,反正也出不了什么大事,而且再反对也落不到他们的头上。
而李世民挑了挑眉毛,因为他听到了高士廉这个人。
而他也没有说话,他手中的权利太大了,地方上也有个陕东道掌管,那可是整个中原和河南地啊!
再想插手南面,那怕不是要被打死。
而对于李建成来说,其他人不说话,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而且他手底下也没有这种能够坐镇广大地域的人才,接下来想办法安排各地刺史就行。
所以李建成想了想说道:“陛下,巴蜀就没必要变动了吧?”
李渊直接点点头,窦轨就挺好,坐着吧。
“江南地,永安王可坐镇,宇文士及可辅佐。”
听到李世民说李孝基这个名字,李渊连连点头,嗯,宗室自己人,挺合适的。
李孝基本来历史上是死在了刘武周手里,但是这一世被王运给救了下来,所以没死。
而李渊对于他这个堂弟,还是非常信任的,最近闲置着,正好可以加加担子。
有宇文士及这个能文能武的在,也不用担心出现什么问题。
而这些坐镇的职责,基本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等到一切走上正轨,各地安稳下来之后就会直接撤了。
“那就让永安王任江都大总管,坐镇江南吧。”
众臣应下来之后眼神闪烁了起来,因为他们从这话里面听出了一个问题。
按照往常,这种坐镇一地的事情基本都是增行台尚书省管理的。
而总管这些职位除了各州总管,其他地方一般是打仗时的临时职位。
行台不好撤,但是总管好撤多了,行台是一大帮子人,总管只是一个总管。
行台掌政事,还能管一部分兵,比如说最为关键的粮草,而总管只能管兵,粮草没战事都管不了。
权利方面小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坐镇也没事,有兵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