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给吃下。
而能不能吃下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大唐并没有多少水军,而他这边的水军那可都是精锐。
至于吃下的原因并不是帮徐圆朗,而是不能让平阳公主和柴绍夫妻俩合到一起。
他清楚徐圆朗的本事,那就是没有太大的本事。
等到这两人合到了一起,那么徐圆朗必定是拖不住的,而他拖不住遭殃的就是自己。
到时候杜伏威挥军北上,来个南北夹击那他可就……
所以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杜伏威啥时候走,他不走如果要等大唐的兵马,那他就只能安稳待着。
只有他走远了,自己才能够对这支大唐的兵马下手,然后趁大胜之势起事,随后一呼百应。
“君仪,大王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出发南下?”
“回辅伯,并没有什么变动,依旧会是后日,据说萧铣那边已经顶不住了。
大王想要加快脚步,本来的打算是我们灭了林士弘送于晋王做见面礼,但是现在再拖下去估计都掺合不上了。”
辅公祏心里咋舌不已,四十万大军的萧铣啊,就这么快没了?
王行道就真的有那么神,那么厉害?
不过这一点更加的让他增加了起事的决心,因为这次真的是一个好机会。
大唐到处都是战事,这次要是再不抓好机会,让大唐解决了其他地方,那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大唐一统天下之势已成,这一点他也能够看的明白,但是他并不想要一统天下,他只想要割据一方。
这次打赢了之后再江南占据一块地盘,然后投降大唐,当自己的诸侯王,不被杜伏威压着。
当自己的诸侯王,这已经快成了他的执念了,至于内心深处那皇帝的位置,他现如今是想都不敢想了。
诸侯王投降大唐,他们要休养生息,估计不出事的概率很大,但是当了皇帝怕是要被王行道给砍死。
这心里分析的他自觉是没啥问题,但是怎么就心里有点虚呢。
其实心里虚的不光是他,河南地的徐圆朗此时的心里也很虚,还有些后悔。
不过他后悔的并不是起兵响应刘黑闼,他后悔的是自己起兵响应的太早了一些。
他应该再多联络一些人,然后一起响应,这样能够给他减轻不少的压力。
因为自他起兵响应了之后,柴绍直接开始不做丝毫隐藏的开始了大练兵。
而且宇文士及、李道宗这些有名的将领全都冒了出来,时不时的就带着兵马来他的兖州边境转一转。
这让他觉得其他几个随后会跟着他一起响应的州府,全都没了行动。
送出去的信件和人大半都没了消息,有消息的几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