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牛是李渊的御牛,其他的牛都在城外等着。
马周抱着王运的冠冕跑过来给王运带上,随后和魏大勇两人静静的站在王运的身后。
王运摸着牛脖子,安抚着它们的情绪。
而安静下来的它们很乖,是人最好的朋友之一。
今日的春祭说是春祭,但是说成春耕更为的合适。
每年的春耕这是固定惯例。
《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
简单意思是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亲自下地耕种。
这是关于华夏历史上春耕这个礼仪的最早记载。
而最有名的估计就是贾谊献给汉文帝的《积贮疏》,其中提出春耕乃是天下之大命,丝毫不敢懈怠。
汉书·食杂志》中记载,上感谊言,始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
简而言之就是汉文帝采纳并感谢贾谊的建议,开始春耕大礼,亲自躬耕劝百姓耕种。
并且随后向着全天下下诏,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等等等等。
汉文帝能成千古名君,汉之一朝能成为一个大民族的名号那不是没有道理。
父老乡亲这个词汇就是出自刘邦,西汉初中期历代皇帝都喜欢微服出访民间。
不过他们不是去玩,而是去体察民间。
其他的赋税就不说了,前面就说过,世家大户弄的苛捐杂税弄崩了西汉。
而西汉的农税属实是不高,三十税一啊,百分之三点三的税,高吗?
这放在后世,比不收农税之前的都低。
西汉的百姓们对老刘家那是真的爱,而唐朝前期也差不多。
李世民、李治父子俩弄出一个大世,后面的李隆基前半生的开元盛世。
杜甫都感叹,家家户户有粮,那是富的流油啊!
但是他也悲哀,短短不到十几年,为什么这么快就出现了饿死之人?
然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耕种在华夏历史上确实就是一件天大的大事,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耽搁的大事。
《荀子·王篇志》中就说,春耕,夏酝,秋收,冬藏,此四者不失,五谷不绝。
民以食为天嘛,不重视耕种那就要死人!
所以每年的春耕那是相当的重要的,皇帝带领文武百官亲自耕种,祈福这一年风调雨顺。
王运并不觉得这是迷信,美好的祈福嘛,这是一件好事。
但要是把耕种全寄托在这上面,出了事不想办法,就祭天祭祀,那就是妥妥的迷信。
王运最喜欢李世民的就是这一点。
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