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就是上官桀,这个人初为羽林郎,可以理解为汉武帝的仪仗队和亲卫。
有勇力,据传有一日汉武帝打猎,突然风雨大作,上官桀上前单人抗起巨大的华盖为汉武帝遮风挡雨。
要知道狂风之中普通人拿把伞都站不稳,自此他就被汉武帝所看重。
第三位是金日磾,休屠王太子,霍去病带回来扔在汉武帝身边养马的,就一个特点,忠心,非常的忠心。
第四位桑弘羊,这可是一位大手子,帝国的钱袋子,汉武帝连年攻伐,可是全靠他来维持。
霍光卫霍集团领头羊,上官桀陇右集团的,剩下两个帝党,也算是一种掣肘。
而这四人呢你别管怎么争斗,对于大汉和刘家那都是非常的忠心。
刘弗陵自己干不成事,他知道自己要依仗这四位辅政大臣。
而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有雄主风范,全面的支持霍光。
至此霍光大权在握,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赋税,休养生息,运用出色的大将镇守边疆。
这段时间是昭宣中兴的开始,也是四位辅政的蜜月期。
如果这么持续下去那就好了,但是小雄主刘弗陵命不久矣,二十一岁就撒手人寰了。
而老皇去世,自然要选一个新皇,而这时候还不到汉宣帝刘询登场的时候。
四人一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贺。
而霍光身为卫霍集团,不选卫子夫,也就是汉武帝太子刘据一脉,而选择李夫人刘髆一脉,这就牵扯到了另一股势力。
外戚李广利一脉,李广利也算是汉武帝心中霍去病的代替,同样的年少纨绔,只不过他打仗不行。
当初李广利大宛之战第一次输了,第二次赢了却是汉武帝拿全国之力堆出来的。
打匈奴把数万大军丢下自己逃跑,还是当时只是个小官,汉宣帝时期霍光重用的大汉名将,大器晚成的赵充国带兵突围了一部分。
贰师将军李广利,就是个汉武帝硬捧出来的人物。
但他多年征战,势力不小,他是刘髆的舅舅,刘贺的舅姥爷。
但是这位刘贺那真的是一言难尽,登基二十七天,干了一千多件坏事。
霍光当即决定,他要做天下人所不敢为之事,废帝!
他以人臣身份,直接把刘贺给废了,迎接刘据的孙子刘询当了新皇。
而上官桀和桑弘羊或许是争权,也或许是怀疑霍光不忠,或者两者都有。
这两个人联合在一起造反了,然后被霍光给一起咔嚓了。
而汉宣帝新上位,那是碰到了大权在握的霍光,那是乖乖的缩了起来,还诞生了很多大名鼎鼎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