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让儿子沈纶,带领几万兵马与杜伏威一同救援陈棱。
杜伏威带兵驻扎在清流,沈纶带兵驻扎在扬子,相隔数十里,都在江都不远处。
而李子通手底下也有能干人呢,这是一个读过战国史书的,知道怎么破合纵。
因为杜伏威和沈法兴虽然来救,但是这两人也是互相防备,不齐心不团结,就跟合纵攻伐大秦的六国一样。
他们合纵之前为什么要找一个名望高本事强的人当合纵长?
不就是为了在战斗之时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嘛。
而这两人还不如六国合纵,人家六国合纵打不败秦国是进不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进不了关中。
所以伤不了秦国的根本,也就只是让秦国暂时安稳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秦国弱。
对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是潼关。
而这两人虽然来救了,但各怀鬼胎,并没有分个主次,也并不齐心。
所以李子通的纳言毛文深献计,召募江南人伪装成沈纶的士兵,夜晚袭击了杜伏威的军营。
而杜伏威本来就防备着沈纶,被袭击之后杜伏威非常的气愤,也派兵袭击沈纶。
二人互相捅完屁股之后就停了下来,但是之间的嫌隙更深了,因此相互猜疑,谁也不敢先进军。
李子通就乘着这个机会,得以全力攻打江都,攻克江都城,而在此期间这俩人全都没动弹。
不是不想动弹,而是提防对面,不敢动弹,这就叫制衡。
江都被攻破之后,陈棱什么也没带,孤身投奔了杜伏威。
李子通进入江都,实力大增,休整了几日之后乘势挥兵进攻沈纶,大败沈纶。
而杜伏威一看,得,白跑一趟,什么也没干成,撤!
于是李子通即皇帝位,国号吴,建年号为明政。
丹阳贼寇首领乐伯通,这个人原先是宇文化及防守丹阳的将领。
此时率领一万多人马投降了李子通,李子通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实力又是一波大增。
而这三人之间的第一回合,杜伏威没啥损失,沈法兴损失不小,李子通则大获全胜。
而很快就来到了第二回合,去年末的时候,李子通总算是按耐不住了,挥兵南下攻打沈法兴。
在被拿下京口后,沈法兴派遣他的仆射蒋元超抵拒,在庱(g三声)亭交战,蒋元超战败而死,沈法兴放弃毗陵,逃奔吴郡。
这一招啊,那就跟李渊派遣裴寂出征并州,那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丹阳、毗陵等郡全都投降了李子通,而且他还会收买人心。
李子通派沈法兴的府掾李百药做内史侍郎、国子祭酒。
这个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