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又围绕着改建说了起来,接下来说的是大规划。
比如整体村庄的布局,比如村庄内道路要有多宽,比如门前山后种树的事宜。
比如一家庄子要多少个碾谷场,多少户用一个碾谷场,还有王运提出的新碾谷场。
这个时候的碾谷场基本就只碾谷,至于怎么碾谷…
简单来说就拿麦子来说,把带杆的麦穗平铺到场地里,然后用牛马驴骡拉一个石头圆柱体在上面走,不停的绕圈圈。
然后麦粒就会被碾出来,用叉边抖边把草杆拿来,把混合着麦穗叶的麦堆聚到一起然后等。
等风来了就扬场,麦粒重麦穗轻,风带走了麦穗原地就留下了干净的麦粒,接着自然就是装仓喽。
而麦杆和麦穗也不是毫无用处,麦杆喂牛羊,麦穗的用处就大了。
麦杆储存起来堆成草垛,但是防水做不好很快就腐朽,把麦穗覆盖在上面,把两边的麦杆捋顺,草垛里面绝对不会进水。
放个十来年内部的草可能不好了,但是五六年里面跟新的一样。
而且做土砖的时候,里面可以放点麦穗和麦杆,会增加坚固坚韧性,就跟混泥土放钢筋一个道理。
但是这时候家家户户没牛羊养啊,储存这些麦草干嘛,烧火?
那浪费了,只能够卖给大户们,虽然非常非常便宜,但是有一文是一文嘛。
不过日后肯定是要养牛羊的,但是家里没有太多的地方储存,那就碾谷场嘛。
王运就拿出了后世的碾谷场,中央位置碾谷子,周边位置都是一个个高一尺直径丈半或两丈的小高台。
这个高台自然是为了堆草垛所用,起个小高台是为了防止水从下面进去。
有的好的匠人,能够把草垛堆到十几米高,但一般不会这么高,因为不好拿啊!
把草堆在碾谷场,家家户户养牛羊,新的草料下来时,去年草料正好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