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这段时间相处,王运的性子他们也有了一些了解……
关门打开,李靖等人笑呵呵的走进关内,兵马绵延出数十里,压着数万的百姓以及庞大的粮草物资陆陆续续的往关里走。
马邑可是刘武周的起家之地,东西可是着实不少,李靖觉得突厥不要再妄想进入关内了。
他带着秦叔宝和王君廓走上城头,刚一上来就看到盯着城下一言不发的王运,李靖有些疑惑这是怎么了。
要是往常,王运已经笑呵呵的迎了上来。
房玄龄走了上去把自己的猜测说了说,秦叔宝一脸赞赏的露出笑容,王君廓有些不解,他觉得为这点事至于嘛。
而李靖皱了皱眉头,但下一刻直接舒展开了。
本来他觉得王运这是妇人之仁,刘武周的百姓是百姓,关内数十万的百姓就不是百姓嘛?
但是仔细想想,这不就是王运嘛,变了也就不是他了。
他这种心怀百姓的性格,心怀天下的胸襟不就是他们愿意追随原因的其中之一吗?
王运转头看到众人露出笑容叹了一口气:
“唉,你们应当猜出了我心中的一些想法。
不得不说,云朔这个地界想要困死一批敌人,还真是有那么一点说法。
东边是我们雁门关,南边是我们岚州和楼烦关,西边是黄河与长城,北边是长城。
我本来的打算是这样的,先在雁门关驻守,消磨突厥的兵马与士气,等他们的兵马消磨了一些,士气低落,粮草消耗的差不多以后,我军就可出关作战。
我联络了云朔二地的世家,他们虽然没有表态与突厥断绝关系,但是承诺了不会大力支持突厥,还是可以信任的,所以突厥的粮草是个问题。
而他们的粮草短缺准备后退补充的时候,我军就可以出战,不用做其他,骚扰就行。
我元从战力强大,速度比突厥都要快,我领大队兵马与突厥大军对峙,你们领小队兵马分布在各地袭扰他们的粮草。
敌军进我们就退,敌军退我们就追,一个字,磨。
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厥就会渐渐的不安,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就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进云朔二地的城池,搜刮粮草,与我军继续纠缠,但是到了那时,我军虽兵少,但强盛,突厥虽兵多,但势弱。
这样一来,我就有办法说服云朔二地的世家紧闭城门拒绝突厥的进入。
因为他们清楚放突厥进城的后果,只有一个可能,片瓦不留,突厥一定会搜空一切。
至于这地方是刘武周的起家之地,你要清楚一点,天高皇帝远啊!
而他们一旦拒绝,有我军在,突厥不敢全力攻打,拖的越久于我军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