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接到了到嘉州接高展明经过江州的任务。
这两年来高展明在嘉州深受百姓爱戴,声名隆极一时,相邻的江州府百姓们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对他的事迹亦多有耳闻,早就对这位大人十分好奇了。
易六想了想,道:“年纪很轻,长得也很英俊,没什么官架子,上一次我去接他的时候,他就只带了一个书童就来上任了。要不是他拿出官府的公文,我们都不敢相信他就是高大人,还以为只是路过的读书人呢。”
那小兵惊讶道:“只带了一个人?那么简朴?”
易六道:“让兄弟们留神看着,一会儿他来了,别又给当成是过路的商旅怠慢了。”
到了时辰,他们没见到高展明的人影,却远远地看见一支黑压压的大队正在向界碑碾进。
众人吓了一跳,议论纷纷。
“快看!前面那些是什么人?”
“糟了,怎么那么多人,该不会是暴动吧?高大人就要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这么多人,少说有上千个!快,快回官府去请援兵!”
易六吓了一跳,正准备跑路,又留神多看了两眼,只见前面的大队慢慢开进了,已能听见恸哭声,在前方的是几个穿着兵服的人护送着一辆马车,后方的大部队整齐有序,皆是穿着麻衣的平民。
“等……等等!”易六叫住了众人,“那好像……好像是高大人的车辇。”
众人一惊,又围了上来。方才跟易六说话的小兵惊诧的合不拢嘴:“高大人?六哥,你不是说高大人出行低调,只带一个书童吗?这么有这么多人!”
易六也是一头雾水。
没多久,大部队走近了,众人看清,的确是高展明的车驾,后面跟着的全是自发相送的嘉州百姓。
马车行到界碑处,高展明下马,劝慰后方的百姓:“你们回去吧,再走就要出嘉州了。”
百姓们依依不舍。
“高大人,你能不能别走了。”
“高大人,你还会回来吗?”
高展明温声劝慰道:“我走以后,刘太守会找到代替我的官员,未必就不如我。”
众人依旧在界碑处流连,不舍得回去。
李景若走下马车,道:“高大人回京升任御史,手中的职权更多了,他在京中,心里也会记挂着你们,为蜀地的百姓向请命。你们回去吧,再拖着,就要耽误时辰了。”
老百姓们不舍得走,高展明却不能再留了,他坐回马车里,嘉州和江州府的官兵交接,易六等人护送着他进了江州。
高展明撩开车帘,看着身后越来越远的人群,李景若酸溜溜地道:“没有多少时间了,你宁可多看他们,也不想再多看我两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