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谢谢啊(2 / 3)

代就忍不住了,“我说何仁,你能不能快点?”

何仁此时也清理得差不多了,这只玉蝉也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长五公分左右,整体扁平,中心略厚两侧渐薄。双眼外凸,蝉尾及双翅呈倒锥形,末端尖利,风格简练流畅,粗犷有力,线条挺拔,可谓是刀刀见锋……

“主播,这是汉八刀吧?我在博物馆里见过。”

何仁微微点头,“确实是汉八刀的风格……”

陈铮却是问道,“我看这刀痕也没有八刀啊,为什么叫汉八刀?”

“其实汉八刀并不是指八刀雕刻而成,说的是一种叫‘八分相背法’的技术,主要用于雕刻玉蝉的背部和腹部。”

“至于‘汉八刀’这个说法,其实是‘琀背刀’的误读,你们知道的,古代人,是有口音的……”

宝友们懵了,“谐音梗?”

何仁点点头,“确实是谐音梗,不过汉八刀的技术也很牛逼,我们的老祖宗确实厉害。除了汉八刀以外,这只玉蝉还用了游丝毛雕的技法,你们看这阴刻线,形若游丝,细如毫发,没有任何破绽。雕刻这只玉蝉的人,一定是高手。”

陈铮又问道,“你刚才说像血玉,到底是不是啊?”

“是血玉无疑,但是出土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进行处理,所以血沁程度不是特别饱满。”

何仁看了一眼周伟,周伟高举双手,“这东西也是我从别人那里收来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徐青杰玩味地看着周伟,“听说元代以前的古董不允许交易,还是生坑的东西,周大师是不是犯法了?”

周伟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何仁却是笑道,“没事,不算犯法。因为这不是汉代的,而是明早期的。”

“啊?”徐青杰愣了,他本来是想帮何仁一把,没想到何仁却帮周伟解围了,“你不是说汉八刀吗?”

何仁小熊摊手,“是汉八刀啊,但是没人规定,只有汉代才能用汉八刀,其他时代也可以仿造嘛,古人其实也很喜欢仿古。”

说罢,何仁便把手里的玉蝉递给了薛老。

薛老接过仔细辨认了半天,才开口道,“确实是明早期仿的,上面的土沁没有完全清理干净,无法看出血沁程度,价值不会太高。”

何仁笑道,“我记得前年一场香港的拍卖会上,有一只带血沁的汉代玉蝉,拍了十万……”

“等会儿。”陈铮打断了何仁,“汉代的玉蝉,才十万?”

“确实是十万,还是港币。”何仁点点头,“主要是不能交易,而且是从死人嘴里抠出来的,寓意不太好。”

众人都露出嫌弃的表情,何仁却毫不在意,“二十万,这只玉蝉我收了,周老师不会不同意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