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卢循忽至,占据上虞,截断了北府军的补给线。
没有粮食补给,北府军不战自溃,孙恩趁机率军冲杀,北府军大败,战死者十之七八,元气大伤。
消息传至建康,京城为之震动,不少人纷纷离京避乱。
朝庭此时除了中军之外,唯一能平叛的军队只有京口刘牢之的北府军。
司马元显别无选择,只得加封刘牢之镇北将军,都督会稽五郡军事,率领两万北府军南下平定孙恩。
八万北府军,经过王恭、谢琰、高雅之等多次变故耗损,所剩已不足半数。
两日后,刘牢之率军到达会稽山阴城。分析战况之后,刘牢之敏锐地查觉到上虞的重要性,亲率三千兵马坐镇。
针对盘据在余姚等地的孙恩叛军,刘牢之严令各县据城而守,遇叛军来攻则固守待援。
一静还有一动,刘牢之派刘敬宣、何无忌、刘裕等将领齐头东进攻打余姚等城,收复失地,压缩叛军的空间。
刘牢之严令不准突进,进攻的队伍彼此响应,遇敌则互相支援,这让孙恩深感棘手。
与北府军交战不胜,诱敌不成,水师偷袭无路,孙恩被逼得节节后退。
半个月后,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孙恩,不得不再次率军从浃口出海,退回海岛。
刘牢之命吴郡内史袁崧于沪渎兴建城垒,于水中遍插竹签防御孙恩卷土重来。又命参军刘裕驻防句章,时年三十七岁的刘裕终于得以独镇一方。
得胜捷报奏到京城,司马元显欣喜若狂,认为击败孙恩是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功。
祠部侍郎史平得到授意,上疏请天子下诏,任命司马元显都督十六州军事,兼领徐州刺史,加封司马元显三岁的儿子司马彦璋为东海王。
东晋名义上分十七州,都督十六州军事,除了宁州都在司马元显的都督军事之内,这与其父司马道子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只差一点了。
原徐州刺史谢琰死后,朝庭尚未任命新的刺史,司马元显兼领徐州刺史,想让刘牢之驻兵会稽,将留守京口的北府军控制在自己手中。
自夺父权以来,司马元显骄横日盛,一是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府邸,二是以自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令公卿皆拜;现在又都督十六州军事、兼领徐州刺史,封子为王。
临湘侯府,车胤与江绩对坐饮酒,谈及朝政两个老头不时地摇头叹息。
“历阳以南,桓玄割据江、荆、雍三州,历阳至石头城之间,谯王专擅,京口和三吴被刘牢之所控,朝庭政令,除了建康城怕是没有哪里再遵奉了。”车胤重重地一墩酒杯,叹道。
江绩瞪了一眼车胤,道:“你的那个弟子也不是好东西,以颍川、萦阳不助募兵为由,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