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着,他还准备给新任的甘州州牧楚天骄上点眼药。
听到下人说那名新任的武胜县令,叫王庭,自称是上京王家七公子。
王老太爷的脑子,如同滚开的开水般,烧灼了起来。
“这……这……”
他一把撕掉了刚摊开的信纸,掰断了手中的毛笔,一张老脸,白了又红,红了又白。
玛德,王丞相就算认自己这个叔爷,那还能亲得过他儿子?
王家坞堡的大门,彻底的打开。
所有的王家人,被召集了起来,列队站在坞堡门口迎接七公子。
他们翘首以待了半日,却只等回来王三老爷。
王三老爷下马后,沮丧的对王老太爷道:“爹,我一直追到武胜县衙,才追到七公子。
七公子说他疲倦了,就不再返回来看望您老了。
让咱们将该交的税银税粮交了,并且他要在武胜县修路,让咱捐一万石粮食给州牧府。
还让咱一定得敲锣打鼓的送到州牧府去,交给楚大人。”
王老太爷一脸焦急的问:“七公子没有生气吧?”
王三老爷道:“看脸色倒是一直笑嘻嘻的,也叫我三叔爷。
不过他留下了大管家,一定要罚大管家去修路。
爹,一万石粮啊,咱捐不捐?”
楚天骄发的公告是有价征粮,可王庭更狠,直接让王家捐粮。
王老太爷咬紧了牙根,吐出一个字:“捐!”
第二日,王家便真的敲锣打鼓给州牧府送去了一万石粮,明确表示这是捐给甘州百姓赈灾的。
同时王家还补齐了多年积欠的税银税粮。
其他三家听到风声,不明所以,派人上王家去问为什么。
王家人对捐粮的原因讳莫如深。
其他三家见了,心中更是忐忑了起来。
三家家主聚在一起商量后,一致决定,向王家看齐准没错。
然后,三家也分别给州牧府送了一万石粮。
有了四万石粮,加上收上来的税粮,州牧府的粮仓,一下子充盈了起来。
楚天骄开始在全甘州设立粥棚。
但粥棚里的稀粥,清可照人,只能确保百姓饿不死。
这是楚清言的主意:“骄骄,我知道你关爱百姓,但是你不能养一批懒人,如果你发放的救济粥,都能吃饱了,哪还有人肯干活?
百姓想吃饱,就必须干活。
省下来的粮食,正好用作以工代赈的救济粮。”
于是,州牧府贴出了公告,甘州通往西北的驰道,武胜县通往州府的驰道,都开始修整起来。
百姓们只要参加驰道建设,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