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牵线(2 / 3)

:“应用科学也不错,现在国家最需要的也是这样的人才……伱在电话上说想搞光刻机?”

“嗯,就先想了解一下EUV光源和双工件台,有没有现成可用的?”

“现成可用?”张达远皱了皱眉,叹息道,“虽然这项技术都算是已经突破了,但距离现成可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常春光所的EUV光源功率目前最多只能达到80W,铪工大的真空高速超精激光干涉仪技术,想要实际运用到双工件台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康驰听后也稍微有些失望,不过他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找到合适的代工方,而不是非要拿到完成品。

反正技术他都有,区别只是自己多画点图纸,多造几个改良部件罢了。

“他们的设备是自己造的,还是找人代工生产的?”

听到康驰这个问题,张达远不禁有些奇怪,不知道他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了。

“都有吧,常春光所大部分都是自己造的,铪工大大部分都是找其它单位代工的。”

康驰点了点头:“我想采购常春光所的半成品,拿到铪工大的代工名单……可以吗?”

好家伙,

这是想直接在别人的科研基础上搞事情?

张达远顿时皱起了眉头,摇头道:“代工名单应该没问题,但采购半成品估计有点难,你这不是让人家把现有的科研成果泄露给你嘛……”

“……”

被张达远这么一提醒,康驰也才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这主要还是他的心态,有点没摆对,

只觉得自己掌握了全套技术,因此考虑更多的是自己找他们代工,会不会泄露自己的技术,反而下意识地就忽略了,别人对自己技术成果的重视程度……

人都是自私的,在这种双方技术都不透明的情况下,互相提防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而这种无形竞争所导致的科研资源浪费,在国家统筹主要科研力量的华国其实还算好的了,

放在以公司个体为主要科研单位的资本国家中,科研力量的浪费更加严重,竞争才是主基调。

只有在个体实力实在有限,无法单独完成的情况下,才会迫不得已寻求合作。

对此类科研矛盾,康驰也有些束手无策,他是私企,得考虑自己的利益,人家是国家科研单位,得考虑拿出的科研成果对不对得起上面拨下来的经费,

所以,偷懒的路线,看来还是有点行不通了……

看着康驰紧锁的眉头,张达远突然问道:“你对EUV光刻机已经有把握了?”

康驰苦笑道:“如果我说有,你信吗?”

张达远也愣了愣,开始认真思考起了这个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