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些火器还是有许多缺陷的,就如那突火枪,近距离霰射,没啥准头,且竹制突火枪,打不了几次就废,但不知底细的人,看着神机营的火枪三段射,谁不两股战战。
反正武怀玉率领的唐军这一路武装大游行,所过诸寨,无不对朝廷恭敬万分,大唐的威信在山后变的空前高涨。
特别是山后那些蕃胡小部落,以前可是很桀骜不驯的,现在一个个热情好客无比。
不仅唐婆跟他们买卖物资时很热情,甚至那些部落头人、族长们还主动张罗着向朝廷、向官军捐献钱粮助饷。
献马卖牛羊献粮食,甚至争相要率子弟志愿随征。
不接受还不行,那就是看不起我们蕃胡,不把我们当成唐人,我们可是已经入籍了的。
蕃胡们剪辫易服,个个开口闭口我大唐。
本来韦思仁还觉得武怀玉这般展示火器,很浪费,但看到这一路效果,也是立马闭嘴了。
山后人民太热情了,尤其是那些内附蕃胡小部落的,他们的热情更直接大胆,不仅送钱粮送牲畜,还要率子弟自愿随征,更是让自家的女子直接往唐军军官们的怀里扑。
有些部落的,不仅让没出嫁的女儿扑上来,甚至自家媳妇也都这样。
但人家可一点不觉得羞耻,反觉得挺光荣,还说这是他们部落传统。
“节下也不必惊讶,其实塞外这种事还真算是个传统,塞外牧民们游牧而居,不像中原定居,”
按康婆这个粟特胡所说,有些牧民们让妻女招待路过的外人男子,其实就是为了度种,究其原因还是生活习性导致,茫茫草原虽大,但部落内部却相对封闭,有时方圆百里,可能都是一个沾亲带故的部落,都有些血缘关系。
这种情况下,生的孩子容易生病或是夭折,所以有些部落会形成一些习俗,抓住每一个引进新鲜血脉的机会,这种习俗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在草原上,人口很重要,健康更重要,所以他们普遍都有收继婚制,父亲死后,儿子会把除了生母外,父亲的其余女人全都继承,成为自己的女人。他们以妻女待客,也成为待客最高礼仪,生下的孩子,也一样会视为已出。
有点荒唐,但很现实。
武怀玉收了卢三十五和高十二为妾后,这段时间想要嫁女甚至赠妾的山后豪强、蕃部数不胜数,武怀玉只能不断拒绝。
实在是不敢轻易再开口子,否则随时能弄出一旅甚至一团的妾侍来,他可不想在自己的衙军外,又新添支娘子军。
那些人在武怀玉这里碰壁,也是纷纷转头去扑苏烈等,连卫孝节这六十多的老头子都不放过。
就连李突地稽这蕃胡,也变的抢手吃香。
怀玉麾下昆仑奴唐奉孝、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