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59章 香积寺

第459章 香积寺(4 / 5)

见到了支度使在这里的办事处人员,而且还恰好碰到了来下面巡查的关内道支度使豆卢怀让,以及计相武怀玉。

听说他们来意后,直接让他们上前。

“这位便是当朝宰相翼国公武相公,这位是关内道支度使、万春公主驸马南陈郡公豆卢公,你们有什么疑惑之处,可以当众请问。”

大家一听这两位紫袍年轻人居然身份如此尊贵,一时都有点瑟瑟发抖,民怕官向来如此,尤其是这般高官。

最后还是王如意心念那九百亩地,双腿战战上前拜伏询问授田之事。

“你们是至相寺的佃户?”

“是的。”

“你们依附于至相寺,还未有户籍?”

“是的。”

“你们可愿意编户入籍?”

“愿意。”

“那好,符合条件,现在就可以登记,保证一旬之内,给你们编好户籍,分田到户。”

“请问武相公,我家二十三口人,七个男丁,五个中男,真能分到二百四十亩永业,六百六十亩口分田吗?”

“不行。”武怀玉摇头。

王如意愣住。

武怀玉道,“你们可能没有听清楚完整的公告,如果你们愿意迁居边地宽乡,如岭南、朔方、陇右等地,确实是一丁百亩,中男也有四十亩。但如果是留在长安,继续耕种原来的田,因关中地狭人多,是分不到这么多田地的。”

“那能分到多少?”王如意赶紧问。

“一丁上限可授百亩,但每户最多可授百亩,如果家中丁多,则每丁先授满二十亩永业,余再授口分补满百亩。”

一户最多才授百亩? 王如意顿时一阵失望,虽说一百亩地也不少,可毕竟之前以为是九百亩。

这时武怀玉又询问他家具体人丁情况,听完他家现在已经是四代同堂后,武怀玉给了个建议,“你家这种情况,是可以分别登记立户的,比如你三兄弟,可以立三户,这样每户最多授田百亩,加起来可授三百亩地。”

七丁五中,三户平均就是一户两丁两中左右,这样一户可得八十亩永业田,再补二十亩口分田,那八十亩永业是以后可以传诸子孙,死后不用交还官府的。

九百亩,变成三百亩。

王如意顿时有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当下赶紧道谢。

“要是愿意就去那边登记入籍,等着分田吧。”

“愿意,草民愿意,谢武相公。”

其它人也很兴奋,虽然他们大多一户才五六口人,甚至多少一家才一丁一中,但起码也有百亩地不是,区别只是永业田多点还是口分田多点,但只要能分到一百亩这个实数,那编户后,也仍会比现在这种附籍寺庙做佃户部曲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