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唐也没啥威胁。
当然,不怕政策不好,就怕政策走样。
真要是将来走样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诸卿觉得如何?”李世民问,他心里其实对那条只能分封到边疆蛮荒的限制很不满。
皇帝真正心思其实是想把如今的都督府,渐渐改成皇子封国,实行汉代一样的郡国并行制度。
不过他没急着表态。
先要争取大臣们都支持封建,然后再来谈细节。
可宰相魏征一如继往的还是站出来反对了。
“陛下,隋末大乱,民生凋敝,如今大唐立国不久,百业待兴,如果再施行封建,分割天下,国家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预料。”
礼部侍郎李百药就更不客气了,直接说帝王有没有天下,跟天下能有多久,那都是天命所定,跟封不封建没关系。
天命注定当天子,哪怕出身亭长的刘邦,也还能成为天子。要是天命注定要亡国,那如秦二世、隋炀帝等再怎么折腾,也不是逃不过二世而亡。
这天命注定大唐当兴,所以隋末那么多枭雄起兵,但最终还是大唐得天下。
这两人带头反对封建,马上也有不少人附议,觉得眼下推行州县制最好,要是再行封建,无疑是倒退了。
中书侍郎颜思古站出来支持封建,“陛下,臣以为周朝封建之制,与汉代郡国并行封建之制,其实给诸侯国权力太大了,
倒是这海东明朝太祖所制订的这个封建制度,倒挺不错,皇子封藩,镇守边疆,世代承袭,代代推恩,分封锡土,列爵临民,能够稳固边疆,屏护中央,
中央有乱,边镇藩王也能勤王护驾。”
萧瑀则认为要行分封,那就一步到位,必须跟汉代一样,直接建诸侯国,给予真正封国之权,而且诸侯国应当跟朝廷一样,由朝廷册封其嫡长子为诸侯国世子,将来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国,代代相传。
但诸侯国中的主要国官,应当由朝廷选派。
殿中一时争执起来。
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照例没马上表态,倒是萧瑀魏征等争个不停。
李世民一直沉默不语。
看的出,事情发展没如他期望那样,这让皇帝有些失望,心中的想法也没再说出来。
不过李世民是个很厉害的君王。
等众人争的不可开交时,他出声制止。
然后不再讨论此事。
“中书令之职空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总这样也不合适,朕考虑许久,决定拜温彦博为中书令,不再兼御史大夫,专心主持中书省事务。
御史大夫一职,便由太子少师宋国公萧瑀接任,加参议朝政衔。”
这是萧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