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看”、“看不上”之类的话,都没有“自知之明”来的让她憋屈又愤恨。
她记得,就在几天前,她在听底下人禀温家消息时,还笑话过温辞怎么不照照镜子。
结果,他照过,他自知自己几斤几两,他有自知之明。
温辞的话,就像是粗使婆子有力的巴掌,啪得落在了她的脸上。
把那个大笑的自己,扇翻在地,爬也爬不起来。
皖阳郡主踉跄着后退了两步。
怒火依旧烧着,只是一时之间,她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温宴看皖阳郡主的反应,就知道这话就跟把刀子似的直插心窝了。
可她知道,温辞说的是真话。
那天,家中商量应对时,温宴就问过温辞原因。
温辞说,晨起梳洗时,他对着水盆看了很久。
映在水盆中的模样,中规中矩。
他在武安侯府时认得了赵太保家的孙儿,那才是玉树临风、俊秀无双。
连温慧都觉得亲哥被比到地里去了。
有那样的珠玉在前,他何德何能,能得郡主亲睐?
如此反常,自然质疑。
温宴一面示意岁娘上车,一面道:“郡主,哥哥还要温书,我们先回了。”
帘子落下,马车驶离了胡同。
皖阳郡主盯着远去的马车,看到那只趴在车顶的猫……
连一只畜生都敢笑她!
第249章 福气,得传出去才好
回到燕子胡同,兄妹两人前后下车。
曹氏得了信儿,急忙从内院过来,看着眼前的两人,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倒不是她声音哑了、或者是激动的,她就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唱哪一出。
她是不是要继续唱被权势迷昏了头的坏叔母?
温宴一眼就看出了曹氏的为难,上前挽住了她的胳膊,道:“我们去祖母那儿说话。”
一看宴姐儿这亲昵的样子,曹氏悬着的心可算了落回了肚子里。
天天梗着脖子骂人,可太累了。
戏虽然能演,但不适合她。
谁想一整天操心了家中里里外外后,还要阴阳怪气地骂人啊。
她还是喜欢和和气气、开开心心的。
曹氏高兴了,和温宴一面走,一面凑着脑袋说话。
温辞跟在她们后头,看两人的背影,活脱脱的一对母女样。
穿过月洞门,二进的院子里,温慧和温婧正在踢毽子。
踢毽子是温慧的拿手好戏,盘、拐、磕、蹦,自不在话下,会的花样也多。
见曹氏和温宴手挽手进来,温慧脚尖的毽子高飞向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