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手写(1 / 2)

贺明收回视线,大脑有些乱,手心被碎酒瓶划伤才结痂的伤口阵阵发痒。 手机相册被从头到尾翻了几遍,对方终于作罢,把手机还给贺明。 开车经过时,疑惑想让贺明看向车里,但是害怕又制止住他。贴着防窥膜的车窗是一个陌生的怪兽,张着深渊般的巨口。 手机弹出消息。美团发来的,通知贺明他在美团申请的外卖小店通过了审核。前段时间,他抽空在店里拍的菜品照片还静静躺在手机相册里。 粥、河粉、烤生蚝、炒牛肉、香煎鱼… 贺明退出消息界面。 南洲市进入了一年四季中最变幻莫测的冬季。近日冷空气,俞夏坐在司法局大厅公益律师值班处,计划值班结束后吃点暖和的。 一个着装朴素满头银发的大姐在大厅里四下张望,走到值班处说要咨询。 俞夏按照流程让她登记信息。填完,俞夏一看,和她做法律援助遇到的大多数情况类似,除了个人信息填得还算完整,其他咨询事项之类都是空的。她已经习惯了,开始一项项询问、记录。 哦。是一个违法强拆的受害者。 俞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姐如果政府要征地,合法的流程应该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做法是违法的;如果遇到违法的行为,受害者可以向什么部门投诉举报;投诉举报的材料是什么,可能面临的处理结果。 大姐在努力认真听。试图理解俞夏的话,但是很吃力,因此眉头皱着,眼睛发亮。 两颗脑袋快凑到一起。俞夏做完记录,把纸笔推过去。 “不知道我是否说清楚了,如果没问题,麻烦在最下面签字。” 大姐拿起记录纸,上下左右看。果然没看懂。 “律师,您可以代表我们去和征地开发商谈吗?”大姐期待地望着俞夏。 村集体拆迁一般都涉及到群体,群体案件收紧了,如果要接必须上报律协司法局审批。如果接,要面对的委托人多而杂,要花许多精力去沟通。收费呢? 看吧。这是一个普通三十岁律师考虑的问题。与强拆对抗,或者讨回公道之类,至少此刻没在俞夏的考虑范围内,或者仅仅是排在靠后的因素。 “如果请律师代表去谈判,需要先与律所签委托合同,律所还有一些额外的审批流程。另外,请律师,要支付费用的。这您了解的吧。” “哦,了解的。只是,时间没剩几天了,他们最后给的谈判时间。您看,可以先请您帮我们先处理,手续我们后补,行吗?” 俞夏思虑片刻,抱歉地婉拒了大姐的提议。不过,她拿了一份值班表给大姐,上面有几个律师的联系方式。 这个咨询结束,到了司法厅下班时间。俞夏终于选好了晚餐吃什么,一家评价不错的一人食火锅店。俞夏拿着手机查询过去的路线,走到大厅门口,冷风朝着她横冲直撞。俞夏收紧风衣腰带,双手插进风衣口袋里。 路边,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