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上还发现了一只受伤的西黑冠长臂猿。 山里有猿猴,这是每个护林员都知道的事,但这些长臂猿比孔雀还要机敏、谨慎,见人就躲,阿木当了二十多年守林人都从来没碰到过一次,只是远远近近地听到过它们的叫声,这回竟然能救护到一只,也是意外中的意外。 忙前忙后好几个小时才把受伤的动物们成功诱捕进笼子里装箱带走,上车的时候看着状态都还好,然而抵达救助站后还没过去半天绿孔雀幼鸟的情况就危急起来,不得不接受抗菌治疗。 楚州设置有多个野生动物救助站,为了照看规模日益庞大的绿孔雀家族,山外小镇上也设置有分站,但这次事件让专家组觉得救助站和核心区之间的距离还不够近,于是干脆重新选派了一位有兽医学背景的研究员来。 于公于私,英虎都赞成这次人事调动,尽管他还不清楚这位新人的具体信息。 没办法,家里四只绿孔雀实在太能搞事了,而且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几天它们折腾得比以往还要厉害,以至于看家护院大黑狗都一副生无可恋直接躺平了的模样,耳朵都懒得多抖一下。 想到这里,英虎仰天长叹。 他吃完最后一口洋芋,拍干净手上的碎屑,走到晒场上去找孔雀的踪迹。再过两小时省里调来的研究员就到了,虽说第一天人家估计要忙收拾行李和整理资料的事,但在那之前带着转一圈看看鸟才是应有之义。 关键是……鸟呢? 那么大四只绿孔雀呢?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还看到它们并排蹲在村口大树上,按照惯例这会儿应该在豌豆地里吃饭才对,可是居高临下一眼扫过几片田,连根孔雀羽毛都没找着,只有蹲在田里翻看作物的村民。 一直等到面包车摇摇晃晃地沿着小路开进村寨,研究员和帮忙搬运物资的同事下车走进划出来的屋舍,把零零散散的器械都设置好;一直等到太阳从东边升到天顶再落向西边;一直等到家家户户飘起了无孔不入的饭香,英虎都没能找到绿孔雀的踪迹。 两个研究员很懂入乡随俗的道理,不一会儿就和楼上楼下隔壁几户村民打成一片,听他们讲述近几个月来对孔雀家族新建立起来的认知。 “苗老那会儿还想过要不要把它们迁走,”研究员后来对英虎说,“当时我们都认为绿孔雀靠近村落可以理解,毕竟这里有食源地,但是在村落里长住问题就大了,这样下去野性会是个问题。” 英虎想了想,说道:“其实树林里也有补饲点。” “确实。”研究员点点头,“现阶段要的是尽快恢复种群数量,所以野生动物缺什么,我们这边尽量就给补什么。” 他顿了顿。 “而且我们收到的报告显示这几只绿孔雀过得不错,其中一只,你们叫她阿依对吧,偶尔还会回到树林深处去,说明它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栖息地存在不止一个选项,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