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门被打开后,达达率先走了过去。从画面上看,它没有表现出进攻的意图,但在它移动之后,其他五头小象也顺理成章地跟着移动了,旋即,塔姆抬起鼻子,扇动耳朵,开始往前暴冲。 没有人能在一头快速逼近的非洲象跟前保持冷静,即使那只是一头两岁大的小象——大型家养猫的踩奶活动都可以踩断人类的肋骨,被一头小牛大的象崽实打实撞上,恐怕当场就会因为骨折和内出血躺进医院。 画面上的迪伦有几秒钟都没有动作,似乎是被吓得呆若木鸡,紧接着就又干了一件违反员工手册的事:在塔姆冲到跟前停下脚步时,他没有按流程自救,而是把东西一丢,转身就跑。 这个举动毫不意外地引出了塔姆的攻击欲。 小公象追着迪伦跑了一段距离,但就在他快要冲进过道的时候,达达好像终于意识到这名工作人员并不是按照规定来把它们放出圈舍的,于是也往前追了几步,和听命而动的阿拉法特和阿蒂拉一起把杀气腾腾的塔姆拦了下来,挡回了圈舍里。随后,姗姗来迟的当班保育员关上了笼门。 看完监控,阿斯玛的脸色非常难看,作为当天的保育员领班,她认为自己对组员的懈怠和偷懒行为负有责任;作为营地的主要负责人,威尔和我当然也难辞其咎。这件事让我们意识到,必须在营地里制定更加严格的接触规范。 我们向迪伦表达了慰问,随后便辞退了他和另一名对小象、对自己、对同事的安全都不负责任的保育员,并且要求其他雇员重新学习员工手册。 当时我们谁都没想过这件违规操作引起的事故会在一些势力的推动下引来旷日持久的官司,因为我们都被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困扰着: 象群为什么会想离开圈舍。 换句话说,达达为什么想离开圈舍。 所有雇员都知道,第三圈舍对“头象”言听计从。 在刚刚合笼的时候,这些小象们会整夜不睡觉,孤僻点的自己找乐子,社交点的忙着跟同伴玩耍。我们本打算像对待前几批小象一样把它们重新分开,推后正式的合笼时间,但不知道达达做了什么,在被分开之前,它们学会了晚上要保持安静的道理,一到点就排着队乖乖睡觉。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分发物资的场合。因为这批幼崽年纪还小,天气冷时营地要给它们准备毛毯,下雨的时候还要准备雨披。小象们已经具备了自己的审美,每每要上演你争我抢、掀同伴毯子和雨披的大戏,最后也是达达把它们弹压下来。 视频拍得清楚明白,从一开始就是她在往边门靠拢,其他小象,包括塔姆,都只是听从了“头象”的指引。小公象随后的发难,除了嗅到陌生气味和看到逃跑的人这两个原因之外,很难说有没有迪伦挡住了“头象”去路这一条的加成。 “会不会是急着拿食物呢?”一名保育员说。 “总不可能是想出逃吧。”另一名保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