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笑,看向连喻。 这府上,倒是不缺您能用的人。 连他身边的人也打点的这般妥当。 连喻并没吭声,又倒了一盏茶喝。 方才他就一直渴着,黑灯瞎火也怕灌进鼻子里,无端糟践了好茶。 过了一会儿才道。 坐吧。 父子二人都是打惯了官腔的,看来怎么玩这个心理战,就是各凭本事了。 连十九抿唇,乖觉的坐在他对面,没说话。 不多时便有丫鬟端了瑞脑销金炉燃了一块明檀香,价钱自不提,连喻打老远就能闻着一股银票味。 他单手叩了两下桌面,没说什么。 又过了一会儿,丫鬟又端了盏桂花血燕羹上来给连十九。 连阁老的眉头就皱了,瞅着那只青瓷金缕的羹碗,终是忍不住先说了一句。 碗我要带走。 这玩应儿可是东晋时期的古物了,外头的市价正好。转手卖个二百五,价钱还能再翻上一翻。 若说这房里,还有连府以外的人能瞧见这一幕,定然会以为自己瞎了。 那么个看上去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能说出这样市侩的话来,着实让人有些神祗幻灭的苍凉之感。 但事实上,连喻也就这张脸长得不沾铜臭了。没娶方婉之那会儿,就是个能捞的,一笔也不少捞。不能捞的,也没少往兜里面划拉的主儿。 朝堂上的大人们都知道,这位三十出头就坐了内阁阁老的连大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往自己的官袍上打补丁。 哪个衙门要是敢张口问他借银子,那就是割袍断义的架势,恨不得下辈子都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连喻也有个毛病,那就是跟连十九一样,喜欢陶冷些古玩玉器。 以至于许多朝臣们前几日刚听他哭完穷,第二日就带着颗顶金贵的扳指在手里面把玩着。 再然后...大家就都这只铁公鸡习以为常了。 连小爷听了这话,压根没想搭理,双手捧着羹碗径自坐到床头小塌上去吃。 您这个月一共封我六家铺子,拿了十四样东晋古瓷,这会子再要? 是不是有点不要脸? 连喻也只做没听见,有一些每一下的抠着瑞脑兽上的东珠,漫不经心的说。 近些天朝廷不太平啊,我的俸禄都不够花了。 连十九笑道。 您本来也不够花。 他们连家的人,什么时候指着朝廷的俸禄活过? 再者。 俸禄不够花就封自己儿子的铺子,上哪找这么慈祥的亲爹去? ☆、第七十四章 银子呢? 话虽这样应着,连十九心里却明白,连喻想说的当然不是这个。果不其然,他将那颗东珠抠下来揣到怀里之后,张口道。 我今儿打龙五门过的时候,刚巧瞧见临湘楼的掌柜在搬铺子。他同我说,岭阳的银子比上京好赚,铺子也便宜,打算带着一家老小搬到那边去。我便问他,岭阳人的口味,可吃的惯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