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却已来不及了。 而且手中的登闻令,也只能调动五百兵马而已。 这些远远不够。 唯一之际,就是直接将此事禀明圣上,由他下旨。 圣典即将开始了。 一个时辰后,陛下将举行祭祀大典,登长生塔,点长生灯。 可是,皇帝陛下身边,却还有一个最大的隐患。 那就是大明国师,太平道长。 整个圣典,他与皇帝贴身而行,负责皇帝的安危。 这位据说是出自定州城,在江湖上深藏不漏的绝世高手,本来应该是皇帝安危最后的屏障。 而如今却成了皇帝身边的最大威胁。 更要命的是,有能力处理这两个问题的人,赵铨和薛应雄,却都不在皇帝身边。 赵铨这位平日里与皇帝寸步不离的司礼监太太监,破天荒没有跟随皇帝前去天坛。 锦衣卫指挥使、靖国公薛应雄,从圣典前一个多月,便称病在家,再也没有出现过。 如今之际,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前往天坛,在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之前,陈情利害。 两人出了太平道观,行了百余步,正看到冯千金和邹平牵着马,押送昨夜抓捕的那一批魔教教徒,前往兵部请功。两人看到范、赵一身血迹,浑身腥臭无比,正准备出言嘲笑两句,“范捕头、赵捕头,你们二人这是去哪里潇洒去了?” 范小刀、赵行二人一言不发,来到两人身前,一把夺过他们的战马,翻身而上,径直向天坛方向疾驰而去。 冯千金还在后面叫喊,“我刚配的马鞍!” 虽然圣驾已过,但尚未返回,通往天坛的路上,依旧有重兵把守。 众官兵看到两人两骑在官道上奔驰,本想阻拦,可看到两人浑身血污,急促打马催行,又看到范小刀手中高高举起的登闻令,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纷纷让行,不过半炷香功夫,两人便来到天坛门口。 第441章 皇帝寿典 天坛。 大明皇帝进了天坛之后,便进入斋宫休息。 按照礼制,皇帝寿典和祭天,本不应该在同一日举行,而且在祭祀典礼之前,提前入斋宫斋戒三日,以表虔诚。可是,大明皇帝本身就是修道之人,而且二十多年未曾出宫,仪式流程都已简化,所有程序都在一日内举行完毕。 皇帝寿典,十分繁琐。 连中途撒个尿,都要用上半天,更何况是要祭天。 天坛内,蘸台搭起,四周是黄龙旗和大明日月旗,先前护卫的禁军,进入天坛后,也都按计划部署在四周,负责警戒和仪仗工作,而具体的安保防护,则交给了陆天硕的东厂。 太子朱延,一大早就赶到了这里。 昨夜皇宫里发生的事,没有人提及,就如从未发生过一般,不过,朱延内心却是无比的忐忑和惶恐。皇帝的态度,越是如此,他越是担心秋后算账,今日是特殊日子,不便发作,可以后的事,又有谁能知道